第282期1-4版
发布日期:2015-07-16   点击数:

一版

我校隆重举行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

本报讯73日上午,我校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在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校长方明,副校长王瑞、马智勇、舒世昌出席典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党政领导、主管学生工作领导,毕业生等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副校长舒世昌教授主持。

 会上,副校长王瑞教授宣读了《咸阳师范学院关于表彰2015届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决定》。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校领导分别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干部和校级优秀毕业生颁发了证书和奖品。教师代表、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博士王长顺教授和优秀毕业生代表、文学与传播学院学生严丹分别发言。

 校长方明教授作了讲话。他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15届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并给同学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他向为学生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敬意,向深切关怀同学们成长的学生家长和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方校长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同学们嘱咐:一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二要勤学善思,勇于实践;三要坚忍不拔,敢于担当;四要平衡人生,幸福圆融。方校长最后衷心祝愿所有毕业生未来光明,生活幸福。

(学工部学生处供稿)

又讯在全校2015届学生毕业典礼前夕,我校各教学院系分别举行了本院系2015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党委书记刘彬教授、校长方明教授、副校长王瑞教授、副校长马智勇副研究员、副校长舒世昌教授出席相关院系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与二级教学院系院长、教授等一起为本科毕业生扶正流苏,并为其颁发学位证书。

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本报讯630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党委书记刘彬主持会议。

会上,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吕广利首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并就我校统战工作基本情况、取得成绩、困难与问题及建议作了汇报。

随后,刘书记作了讲话。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把握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统一战线事业需要坚持的原则、着力的方向、突出的重点,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是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明确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和政策规定,为全面加强统一战线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和《条例》,为做好统战工作奠定理论和思想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

刘书记充分肯定了我校统战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注重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每年召开全校统战工作会议,定期、不定期召开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我校省、市政协委员在省、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多种渠道向政府、社会各界反映学校广大师生的呼声和建议,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

刘书记表示,对我校统战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他最后强调,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校深化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希望大家关心、支持统战工作,为学校发展凝聚人心、汇聚众智、增添力量,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供稿)

学校召开校级拟建硕士点学科建设

目标任务达标情况考评会

本报讯72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校级拟建硕士点学科建设目标任务达标情况考评会。会议由副校长舒世昌主持。

会上,我校6个拟建硕士点学科建设负责人分别就本学科20132014年度建设情况作了汇报。与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对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质询,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吕永强通报了20132014年度各学科建设目标任务达标情况,分析了各学科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校长方明作了讲话。他肯定了学科建设办公室和各个拟建硕士点学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各学科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落实好学科建设目标;第二,根据国家对硕士点的布点要求,切实做好各学科建设规划;第三,积极培育教学科研成果,解决好关键问题;第四,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规范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第五,加强学科建设的各项管理,切实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为申硕工作创造条件。

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

【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供稿】

校长方明在教务处

(招生办、高教研究中心、评建办)调研

本报讯617日下午,校长方明到教务处(招生办、高教研究中心、评建办)调研。

调研会上,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评建办主任姬建锋简要介绍了教务处机构设置、部门职能和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就目前我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考作了汇报。随后,高教研究中心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王智杰、评建办公室副主任赵增新就分管工作进行了汇报。

听取汇报后,方校长充分肯定了教务处(招生办、高教研究中心、评建办)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认真做好审核评估工作的准备和调研工作;二是要认真做好2015年教学工作会的筹备召开工作;三是积极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教学项目;四是做好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完善工作,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五是积极做好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六是在“十三五”期间积极争取本科质量工程项目;七是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做好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建设投入;八是改革招生考试工作,尽快试点大类招生;九是尽快对部分教学管理文件进行修订完善。

最后,他希望教务处全体同志继续发挥优良作风,为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做出更大贡献,促进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

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李养民陪同调研。教务处(招生办、高教研究中心、评建办)科级以上干部参加调研会。

 (教务处 供稿)

我校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本报讯近日,我校获批2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文学与传播学院博士傅美蓉副教授申报的题为“博物馆场域下的性别表征、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研究”获国家社科年度一般项目立项(项目批号:15BZW033),资助经费20万元;文学与传播学院博士张鹏副教授申报的题为“十六国到隋的关中文化特征与文学演进”获得了国家社科西部项目立项(项目批号:15XZW010),资助经费20万元。

 【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供稿】

我校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学生

赴长武枣园绘制“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

“文化扶贫”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报讯625-74,我校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绘画专业201282名学生在院长陈恩惠教授的带领下,赴长武县枣园镇枣园村、田家村、李家洼村进行惠民工程之“文化扶贫”专业实践活动——绘制“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同学们历时10天,绘制了160余幅巨幅文化墙。文化墙总面积达3260平方米

“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重在记忆历史,留住乡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创建用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服务群众、服务后人、服务市民的乡村文化旅游形态,拓展乡村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使文化娱乐弘扬正气,集聚正能量。

本次“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文化墙设计打破常规标语口号式,秉承图文并茂小幅式的设计理念,采用巨幅满墙的构图方式,着力打造“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文化品牌。文化墙内容以传统美德、民风民俗、民间艺术、吉祥纹样为主题,采用装饰绘画、民间绘画、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语言,将美术文化墙与村内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新农村人文景观、乡村文化旅游的亮点。

十天里,同学们在陈恩惠院长、赵顺老师细致深入的辅导下,起早贪黑,迎风雨、抗酷暑,专情投入,刻苦努力,绘制出一幅幅精彩感人、色彩亮丽的巨幅图画。同学们作画的专注与毅力感动了村民,同学们的精美画作吸引了乡亲们。乡亲们穿梭在“画廊”之中连连称赞,“李家的墙画色彩漂亮,田家的墙画内容吉祥”成为村民的话题。乡亲们的情绪也随着一幅幅画作的诞生发生着变化,由观望到热情招呼,频频为辛苦作画的同学们送来瓜果,递上水壶。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化扶贫”。它是我校发挥高校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功能的新尝试。同学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增长了专业才能,锻炼了吃苦精神,提升了专业自信心,大家亲手打造出的“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更是点燃了乡村文化的“精气神”。

这次“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的绘制,将给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很多可能:一是带来“乡村美术画廊”一日游新视点;二是促动当地“农家采摘”“农家乐”的经济发展;三是引发更多乡村民俗民间文化的挖掘活动。参与活动的师生期盼着这次“文化扶贫”的成果能带给农民经济的增长,成为乡村美术文化旅游的热点。

此次的绘制“乡村美术画廊一条街”服务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受到社会强烈反响。截至710,该活动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新浪网、光明网、《陕西日报》、陕西传媒网、《咸阳日报》等媒体报道。

(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供稿)

●咸阳市副市长孙亚政来我校检查指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副校长马智勇参加陕西高校首届艺术·设计作品联展开幕式

●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国王大学学院院长大卫·西尔维斯特(David Sylvester)一行来我校交流访问

●我校圆满完成陕西省第五届教育博览会招生咨询工作

●我校获批37项“2015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我校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长顺教授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和“咸阳市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

●我校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陈恩惠教授入选“咸阳市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

●我校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副院长崔伟刚副教授入选2015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我校体育系陈小龙教授担任2015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技术官员

●图书馆荣获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西部赛区三等奖

●我校于右任书法学院2011级学生郭隋隋同学荣获“陆维钊奖”浙江省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书法)铜奖

于右任书法学院推出期末考试小楷答卷的新举措

本报讯近日,于右任书法学院在书法专业20132014级学生中推出期末考试小楷答卷的新举措。本次考试科目分别为《中国古代哲学》和《诗词格律研究》,考试时间4个小时,要求考生用小楷、繁体字完成答卷。

考试中,同学们聚精会神,认真答卷。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翰墨飘香,他们用小楷书写着考卷。

当日,副校长马智勇巡视了考试现场。于右任书法学院副院长张永亮教授向马副校长介绍了这次考试的情况:从本学期起,书法专业基础理论课考试一律采用小楷答卷。从书法角度来看,学生的答卷平和简静、质朴自然、已初具小楷书法的审美特色。马副校长边看边询问,他认为于右任书法学院这一举措符合专业特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好途径,希望今后不断总结完善,打造特色形成亮点,争取孵化出高层次的教学成果。教务处处长姬建锋及美术学院党政领导陪同巡视。

于右任书法学院近年来重视书法教学实践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书法专业的日常训练体系——即通过假期作业、日课作业、日常书信、书论经典诵读等多种方式搭建“课外平台”,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始终在书写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中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本次用小楷答卷的考试形式,是于右任书法学院新推出的一种教学改革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形式将学生书法学习与日常书写融为一体,使信札、课堂笔记、抒情感怀的日记、随笔等自然呈现于笔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毛笔书写日益为人们所陌生的今天,重现中国古代文人重视内修的生活方式,进而追寻书法的源头,回归书写的本质。

(于右任书法学院供稿)

又讯630,《咸阳日报》以《大学考试出“新招”小楷答卷展功底》为题报道了我校于右任书法学院推出的期末考试小楷答卷新举措。

四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送给毕业的“漂泊者”们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2015届毕业生白磊磊

最后一次漫步在校园,一种莫名的感受涌上心头,仿佛四年的沉淀都只是为了这一刻的告别。即将毕业的同学,聚会、告别,泪水和欢笑交织在一起,过去回忆起来依稀可见,未来却迷茫得遥不可及,追逐了四年的青春之旅,在毕业中画上了休止符,大学这一场盛大的聚会也终于迎来了曲终人散、各奔东西的时刻。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回顾四年耕耘之旅,有许多感激也有不少懊悔,学习学识渊博的老师们的传道解惑,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进行智慧的碰撞,在图书馆听历史伟人窃窃私语,在操场看青春个性驰骋飞扬。从年少的小书生,转变成梦想与真理的追寻者,这是一场艰辛而又充满奇幻的境遇。四年来,在师院的土地上留下了自己青春年华无可替代的足迹,在师院这片广袤的草地上,我们仿佛如骏马,学会了驰骋,得到师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得到了诸多老师的谆谆勉励。这样的日子将一去不返,这弥足珍贵的财富,值得永久铭记,如数家珍收藏进记忆里。

告别师院,踏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每一个离开的学子,就好比“漂泊者”离开哺育成长的摇篮,即将奔向遥远之地,而那未来的旅途值得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一个生命都是命运的漂泊者,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存活,以告慰使命的恩果。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中,借梅尔维尔长篇小说《白鲸》,代表古往今来和四面八方的漂泊者谈道:“对遥远未知的渴望如同背上的芒刺永远折磨着我,我注定要去那禁忌的海洋航行”。大学盛会的乐章已然画上休止符,对于我们而言却是追寻生存意义的开始。我们都是梦想的“漂泊者”,在社会的海洋里即将扬帆远航。

在社会这片望不到岸的“海洋里”,要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要大胆地去尝试,去开拓,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期待我们所期待的。在上大学前,自己一直在屋内的窗口,注视外面的风景,无论狂风暴雨或明媚阳光,都觉得与自己无关,后来发现这逐渐使自己对生活产生了畏惧。其实,生活有一种过程叫做碰壁,许多事你不可能全身而退,也不可能做得尽善尽美,总会要在适宜的时刻经历应有的磨砺,这就是命运的惯性。有些人很优秀,出类拔萃,看似无所不能,实则他们或许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很多时候,人与人未来的差距,一在境遇,一在机遇。人需要培养出自己的魅力,才能获得独立与个性的解放。感知社会是一场盛大的游戏,必须乐在其中,不然永远不可能赢得胜利。大学毕业了,我们要勇敢地做“漂泊者”,去面对这个世界所带给自己的欢乐与悲伤,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上,收获幸福的真谛。

人各有类别之分,各种境遇造就不同,有人总在做梦,仰望星辰冥觅诸神,有人活在现实,忙碌生活满足存生。我想,生命不是光活着就足够,她包含有使命与存在的实质。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相同,一生总是一个光景,渺小的脆弱要承担永恒的答案,所以,追寻是宏大的命题,非此彼我。对于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坚守信仰与梦想,拥有改变这个世界正义力量的“漂泊者”。纵观人类历史,一往无前的开辟,往往是文明进步的源动力,而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先驱正是这种力量的核心。毕业之后,对生命之意的不断探求,对人生价值的不断拷问,我们应该更加清晰,更加努力。

社会是一个很现实的字眼,令人心神向往又忐忑不安。未来在憧憬梦想的踌躇满志中也渐渐不复轻盈。人们常说,学校与社会是不同的世界。或许大有不同,或许大相径庭,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信仰,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对于社会而言,刚离校的学生像年轻的孩子一样,懵懂、单纯,但这种精神正是这个社会所缺乏和嗤之以鼻的,也正是毕业者不能轻易抛弃的。大学毕业生不应当被社会世俗不良环境所熏染,要成为倡导社会文明的主力军,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社会陋习,这才不愧于“大学”之义。

当然,当你踏上社会,追求幸福的时候,要适当对自己“固执己见”。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显得无比年轻,有时不期而遇的周遭境况会使自己心生疲惫,也需要拿出承担挫折的勇气。尼采说:“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不断地把我们现在所拥有、所碰到的一切,转化为光亮与火焰。”如果,你已经毕业了,在最初的几年不去尝试追寻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有些遗憾,甚至是可悲了。同时,人不能轻易抛弃对高傲的美德的眷顾,培根说:“你首先应追求思想的完美,其余的东西,不尾随而来,也会失去而浑然不觉。”做善良与正义的“漂泊者”,传递更广阔人生价值的能量,才是我们应当矢志不渝的。

最后,请珍重与你告别的每一个人,和将来遇到的每一个人,去感知他们,不是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事便不复轻朗,要坚持梦想,对于生活,要用心灵掂量,追寻爱与希望。待到你繁花盛开,蝴蝶便纷至沓来。

给大四学子的一封信

社工1401伦 超

亲爱的大四学长学姐们:

你们好,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们已经顺利毕业了。首先,由衷地祝贺你们走过了这四年的大学时光,暂且不说什么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只是一句毕业了,开心就好!

现在的我还在大一的尾巴上,你们的离开造就了我的大二,对我来说确实很高兴。可是想着你们的不舍,我又有些惆怅。回想起刚上大一那时,每每见到大四的学子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崇敬和羡慕。比起我这个刚到大学的你们肯定有很多的经验,无论是学习还是待人接物都是我所迫切需要学习的,在大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也很感谢你们给了我很多的教诲。

不过,刚开始我除了对你们有着崇敬,对于你们的生活环境却是不看好的,我以为你们的寝室卫生一塌糊涂,你们要么在寝室打游戏,要么天天花前月下。然而事实证明,你们的寝室井然有序,你们的生活忙忙碌碌,起早贪黑往考研自习室跑,或者行色匆匆在外面兼职工作。比起你们的努力,大一的我似乎总是多了一份轻松和无知,而现在看来我当初对你们的偏见是多么幼稚,在这和你们说一句对不起,你们真的做得很好。

这个月,你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毕业于你们而言是一个长长的感叹号,大学结束了,但人生还在继续。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你们对未来的那种激情深深打动了我。有一个学长的动态写着这样一段话:?“马上要离开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经过一个礼拜的奋斗,终于读完了母校的图书馆里我计划要读的最后一部分书,我终于站在图书馆顶楼看我的大学。即使明天离开这里,我也不会有什么遗憾,接下来该是剑出鞘的时候,以后出去,再也不自卑了。感谢你,我的母校。”

看完他的动态,我突然懂得了很多很多,我相信,师院有很多像他一样在毕业最后还在默默奋斗的人。我知道,有很多人还一直保持着按时上自习的习惯,也有的在校外努力地兼职赚钱。而我则感谢你们给我一个关于大四关于毕业的良好模式,是你们告诉我,一些人对于大四毕业生的偏见在你们的眼里都是云烟稍纵即逝。看到你们的表现,我记得一位老师说过,最重要的应该是大四,大四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实践,如果能够很好地规范自己,那么在大四的收获也是不浅的。现在想来你们的确在默默珍惜着校园时光,而我也深深地记在心里。

早上6:00。你们起得很早。

这时候的早晨很多人都还在床上宁见庄周不想上课,当我早早起来去楼顶晒被子时却发现一些大四学长已经在楼顶搬个小马扎坐着背书了,风把头发吹得有些凌乱,但在我看来是一种无畏的洒脱。

中午12:00。你们还在忙碌着。

刚下课的我们乌泱乌泱地奔向食堂,当我们饥肠辘辘地席卷食物的时候,你们却在打印店用心地做着个人简历、论文排版,一字一句,一笔一划,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进行着规划。看着那一份份精美的简历,想象着马上要离开学校的你们,工资可能不高,工作时间可能很长,但是不管未来怎样,我相信你们都会告诉生活什么叫坚强。

晚上20:00。你们这么不舍。

天已快黑了,走进艺术楼大厅,看着你们的书画和设计展览,你们在那里精心地摆放着自己的作品,各种花边、彩灯,都为了展示出最漂亮的一面。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设计,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一行行灵动飘逸的书法,都凝聚着你们四年的心血。再走到演播厅,你们为了“回报师恩”的演出精心排练的舞蹈和歌曲,一幕幕场景,一句句歌词都催人泪下,充满了对这里的感恩与不舍。

四年啊!

用同一把钥匙开同一扇门,

在同一个教室听同一节课,

在同一个操场挥洒汗水,激扬青春……

走完了同样的四年,却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你们曾来自天南海北,偶遇在这里,现在你们又要分散到海角天涯。图书馆里你们的身影渐渐消失,花园中你们早读的踪迹慢慢走远,晚上23点才回宿舍的你们不再出现……但是,大四的你可知道,我也会站在你们站过的地方,守候着你们曾经守候的梦想,像你们那样努力着,珍惜着师院的一切。岁月已经流逝了,我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肝肠寸断,只有一句:

毕业再见,学长学姐们,无论以后你们过得怎么样,我们都是师院人。

格桑花

想念了很久,总在不经意中相见

远望花海,就像仰望高原

三两朵高洁,这是雪域的发卡

在北方的头顶上闪光

成片为爱,这是幸福的种子

在梦的花园里盛开

格桑梅朵,点亮我的大地

我的五月麦浪翻滚、果香四溢

雪莲花远嫁,这个碎花裙的女子

又是谁的爱人,谁家的姑娘?

白云如棉,更显天空湛蓝

人流如潮,我看见千万只蝴蝶

在盛夏的田野里翩飞

(作者为中国诗歌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协诗歌创作部部长)

赶 花

黄自娟

近期,关于北塬格桑花的媒体报道及自媒体的晒图、晒心情,纷纷往人眼里钻,着实让人有些小心动。恰逢端午小长假,来一场抬脚就走的踏夏呗。

经过前夜几粒儿雨的微润,六点刚过的清晨,斜风透过窗户递将进来,阵阵清凉。四岁的儿子还在熟睡,我在耳边轻声唤道:看格桑花去喽!看格桑花去喽!儿子揉巴揉巴眼睛,迅速坐起身,三下两下穿好衣服,出发。

车站上的人星星点点,旁边卖早点的小贩们高一声低一声地吆喝着,南腔北调。班车一路疾驰,刚坐稳,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刷朋友圈,看有关格桑花的新消息。微信朋友圈里的格桑花,花形不大,颜色鲜艳,不计其数,气势非凡。“格桑”在藏语中,即“好时光”。关于格桑花,藏语里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谁要是找到八瓣儿的格桑花,谁就找到了幸福。相传格桑花,由格桑活佛变成,被视为吉祥花,因此深深地烙上了宗教色彩。格桑花不但美丽,奇在随着季节变幻而转变颜色,更为神秘。正当我的心神信马由缰的时候,车子已经停在了路边。我们到了!

路边早已停下了三三两两的私家车了,这时也不过七点钟。放眼望去,只见格桑花一垄一垄地铺开,大小不一,边界上用大灌木或细巧的杂树隔开。传说的近千亩呐,分明是田间地头啊!世外桃源也好,田间地头也罢,浓浓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她有属于她的惊艳。一垄挨着一垄,她都填得满满当当,红的,粉红的,深红的,紫红的,黑红的,白的,黄的,仿佛天女散花般,挨挨挤挤,色彩斑斓,就是这么汪洋恣肆,令人为之动容。开着的尽情绽放,谢了的随风飘摇。花和叶几乎无间,使人看不到土地的底色。我们沿着空隙(也许都是之前的游人踩出来的)向花田深处挪着。儿子乖巧地绕着走,我们就这样手牵着手在花田里徜徉,满眼都是亮色,满心都是欢畅。

久久地凝视她们:每株茎都在努力向上生长,宛若单挑的袖珍舞女,叶儿也是纤纤细细的,布满整株茎,顶上开一朵两朵或者三四朵花。每朵都开得舒展,在恣意怒放。花瓣儿可着劲儿向外伸长,花蕊则浑圆饱满,一改花的娇弱与羞涩,透着生命的力量。正当我们情不自禁地一嗅芬芳的时候,远处银铃般的声音传过来,只见一群年轻姑娘正摆着pose,她们裙琚飘飘,丝巾儿缠腰,置身花海,喊着“看这里,看这里”。旁边一家子老老少少,忙着拍亲子照、全家福,好不热闹。

日头悄悄地爬上了树梢,不少朋友埋怨它来得太早太早,影响了拍照的效果。路边的车子一辆紧挨着一辆,花田里人头涌动,人声喧哗,九点钟的阳光洒在回家的路上。有些人准备离开,而又有更多的车辆和游人涌向这里。

期待着下一季格桑花开,找一个车少一些、人少一些的时间,从从容容地去细细品味花与人的相得益彰,就像去自家的田间地头一般。

(作者单位:体育系)

毕业时刻

当校领导和我们学院的院长为大家把学士帽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就要毕业了。有人说“毕业是一种角色的转换,是惜别昨日的荣耀,站上新的舞台。”我们在师院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时光,现在又要背起行囊踏上新的征程,虽然不知道未来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是我们都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大一的时候,大家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我们坐火车去杨凌看农高会,一起去游泳、爬华山,一起从15路终点站走着去飞机场看飞机,那时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不知怎么打发。晚上在宿舍的“卧谈会”上,大家会聊起高中的事情,怀念高中的日子。大二时要考四级,那时大家一起拿着四级题去二号楼自习室练习。大三从泰国实习回来,几乎每天都要上一整天的课,选择考研的同学已经开始准备了,下课后他们还会去自习室上自习,我却一直犹豫不决。

暑假里终于决定了要考研,于是就留在学校复习。那时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在教室里上三个小时左右的课,出教学楼以后感觉眼睛都有点难受。考研确实挺辛苦的,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住,最后就能成功。考研的日子里,难免会有感觉无助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每天去自习室看书没有什么意义,每天都是做着同样的事情,感觉时间很难熬。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其实是很充实的,不用面临毕业前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和那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不像现在大家都已经不在学校,各自都忙着找工作或忙其他的事,都很少能再见一面。

“人生能有几回搏,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考研是一场公平的竞争,我们“用自己的耕耘检验自己的收获,用自己的实力索要自己的未来。”在这场竞争中,没有失败者,因为大家即使没能考上研究生,但也收获了最宝贵的知识,同时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学会了把一件事坚持到底,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转眼就要毕业了,有位老师对她的学生写道:“你们应该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走出校门可以经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但不能放弃大学曾经给予过你们的那道神圣光芒——探讨人类文明星空下更多本质而宏大的问题,意义和价值,责任和担当。”我们好多同学就要进入社会了,希望大家“以梦为马,策马远去,在尘世获得幸福。”

(作者为国际交流学院外汉1102班学生,已考取西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微感

毕业了,一大堆事情要处理,许多离校手续要办理,还要找工作,租房子,搬宿舍……宿舍里堆放着打包好的行李,楼道里总是有行李箱摩擦地面的声音,宿舍楼前接行李的车不断变换,来去总是匆匆忙忙的我们,奔波累了,离愁别绪也变得淡然。或许是因为我们已经成长得足够强大,不畏离别,或许是终于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个人生命题。宿舍楼下青杏黄了四番,这一番,是为我们黄的吧,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无奈得好真实。

——贾莎

回首我的大学生活,四年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时、那人、那事,心怀感激。再回首,是一串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操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是啊,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崔清丽

四年似乎就是一首漫长而短暂的歌,还不想停止的时候一切却戛然而止。曾经的稚嫩已经褪去,沉淀了四年宝贵的精华。四年前,我还是一张南国的雪白的纸,四年后,我填满了这一页,这是1400多个日日夜夜组成的厚厚的一本光阴的书。母校,我爱你,是你为我编写了目录。老师,谢谢您,是你们为我构架了骨骼。老师,我向你们致敬。最后祝愿母校的明天越来越好,祝愿老师们桃李满天下,祝愿我们人生的路上一帆风顺。

——黄鸥

大学就像校门口的公交车,坐上车,去了又回,那是又开始的一个学期;坐上车,去了不回,那就毕业了。昨天收拾完东西,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总觉得留下什么,原来留下了我们四年同窗的感情。

——杨丽洁

大学四年我内心总之无憾,没有浪费过时间,平时有空就去看书画画——奖学金也领了,画展也办了,女朋友也找了,这一切我觉得足够了。自己平时也出去代课,不需要花费家里的钱。我觉得在合适的时间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例如在学校就应该刻苦学习,向着自己的梦想靠近。有梦想的人是孤独的,追梦的旅程可能会布满荆棘,然而经历过这些,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充实地过好每一天,大学四年便不会留下遗憾。

——邹泽嵘

青春碎语

汉语1102陶 松

彩色鹅卵石,铺满

那条,被称为记忆的青春

岁月,包裹着

甜蜜、羞涩、欢欣

和,无穷无尽的幸福

我站在

高大的皂荚树下

回想过去

正视现在

畅想未来

突然,松风阵阵

我像个

失落的孩子

渴望温暖

渴望拥抱

渴望爱情

桃花四度,流年辗转

踱步走向南湖

月光皎洁,湖波映晚

我望着湖里的

另一个我

喂,朋友!

为何你这般憔悴?

他,缄默不语

告诉我

是谁

偷走了时间

偷走了青春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