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期2-3版
发布日期:2015-06-24   点击数:
-三版专 版

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综合实力 加快学校发展

编者按:4-5月,校长方明,党委副书记李宗领,副校长马智勇、舒世昌分别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同志分为四个小组先后到省内外10余所兄弟院校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现将四个小组的考察调研报告刊登如下,供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参考。希望全校师生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共绘学校发展蓝图,加快学校发展,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第一小组考察调研报告

执笔人:解争龙

第一考察调研小组对湖北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洛学院3所学校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采用了学校交流,到对口学院、单位参观交流等办法。通过调研对这些学校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1.湖北师范学院

1)学校顶层设计发展方向明确,当前发展方向是由湖北师范学院升级为湖北师范大学,并获得博士授予权。为实现此目标,制定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从上到下责任明确,全校职工积极参与。

2)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实现了二级学科全覆盖。

3)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和黄石科技局联合成立企业孵化器公司,公司设立在学校,地方企业进孵化器,企业在孵化器挂牌,在学校设立工作室,配置有各企业的实验生产设备。企业申请项目要通过孵化器,获得的项目企业研究、学生参与、学校专家教授指导,给学校20%的指导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到孵化器中来解决,促进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也为教学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场所。

2.南阳师范学院

1)学校转型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明显。学校建立规模大、品种全的玉雕博物馆,在独山玉产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成立玉雕学院,直接面向南阳独山玉的开发、加工培养应用型人才。

2)学科建设体现地方特色明显。建有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实验室、河南省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建立汉文化研究中心、中原曲艺研究基地,建立汉石雕博物馆,支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

3)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紧密,将学科专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南阳玉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实体运行,为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

4)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作用促进学校发展的思路开阔。引进民间钱币收藏,建立资源共享富有特色的中国钱币博物馆。提供条件,引入校友资金,校友出资在校内建立相关学科生产工厂,实现产学研、学生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应用型发展模式。

5)校内后勤社会化程度较高,人力资源配置向学校重点发展建设领域和机构倾斜。成立具有独立法人的科技产业公司,为学校与社会提供后勤服务,将普通用人用工从学校本部分离出去。

3.商洛学院

1)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全面规范了学校教学管理。

2)很好地破解发展难题,在评估校园面积不足,资金不足,征地要降低职工福利待遇的情况下,召开全校职工大会,共商解决办法,学校教职员工一致支持学校的实施方案,一是在紧靠学校的地方买了一个山头,将其削平,建学生宿舍;二是在开发区买了100亩工厂,评估价8000多万,最后4000万买到,有办公大楼,有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建在办公大楼,厂房建成实习实训基地,离学校仅4分钟路程。本科水平评估现场会就在这个新校区举行。

3)学校和商洛市共同申报并获得省级尾矿处理重点实验室,商洛市投资建设,由学校管理。省上给了1500万经费,多个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学生做实验、实训,也吸引了其他学校研究人员和院士来此做研究。

二、调研的反思

1.加强学校顶层设计,破解学校发展过程的难题。

2.正确发挥校级、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三方联动作用,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3.以三个面向推动学校发展。

1)面向西咸新区、咸阳市各级政府,利用我们的智力资源,争取政府项目、破解政府难题,寻求政府资金支持,促进我校教学科研发展。

2)面向咸阳各级各类企业,利用我们的智力资源,破解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难题,争取企业项目,寻求企业资金,促进学校发展。

3)面向咸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我们的智力资源,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点难点,寻求资金支持,促进学校发展。

4.重视二级院(系)管理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构设置。

5.加强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促进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6.不但要扩大地方生存空间,更要扩大国际生存空间,国际交流学院既是招收留学生的教学单位,也要是学校的窗口,和教育资源紧缺的国家取得联系,为其他专业引进留学生。

7.更新教育理念,重构学校资源的配置,促进学校转型,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小组考察调研报告

执笔人:王长顺

第二考察调研小组先后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进行了调研。通过考察调研,调研组认为,此次调研收获颇大,效果很好。

一、各学校基本情况及办学特点

(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基本情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建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信息工程学院临安新校区共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教职员工2200余人。

2.办学特点

1)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明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注重强化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以信息科技学科为主导,建设优势学科群和特色专业群。电子科学与技术属浙江省重点学科,形成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群。同时,强化经济管理传统专业为特色,保持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三个学科的传统优势。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在省内同行中居领先地位,达到全国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工商管理学科的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学科方向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应用经济学科特色明显。

2)强化学科竞赛,注重能力培养。

该校注重学科竞赛,将学科竞赛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科竞赛成绩能够与实习实践、综合考核、毕业论文(设计)等成绩相置换。确立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知识复合、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将学科竞赛作为二级学院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并加大投入,从经费、津贴、奖励等方面对学科竞赛予以支持。学校每年划拨160余万元作为学生学科竞赛经费,每年有150余万元用于教师辅导学科竞赛工作量补贴,约130余万元用于教师、学生学科竞赛奖励。该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5年来,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70项,学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与学生拥有专利数在浙江省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该校着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形成了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和工程教育模式,已经有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等6个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3)实行专业淘汰机制,学生转专业机率大。

该校注重专业建设,对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或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学校进行整合、调整或停办。学校依据第一志愿报考率、考研率、转专业率等三个因素确定各专业招生计划。学校实行开放式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前3年每学期都可申请转专业。一年级学生可申请在全校已有的专业范围内选择专业或学科大类;二年级学生可申请在同一学科门类中已有的专业范围内选择专业;三年级学生可申请在本学院内同一个二级学科类已有的专业中选择专业。

4)施行多方评价,严格质量监控。

该校加大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力度,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一是制定专业规划,改造优化专业,进行工程专业认证,实施校内专业评估,保证专业办学质量。二是实施二级院系督导制,对学生课程学习、教师课程教学实行多阶段跟踪调查和评价,保证课程质量。三是实行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四是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对教学质量进行多阶段、多层次、多视角的审视,形成质量监控的闭合系统。

5)对外交流力度大,国际化办学程度高。

该校实施国际合作办学拓展计划,每个学院都至少有一个国际合作试点项目,积极与国外名校开展2 23 1等本科生学分互认、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在校生出国交流交换比例、出国升学与就业比例逐年增加。该校划拨一定经费,用于教师出国访学、培训,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校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校学习进修,开展合作研究。学校鼓励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学习交流。2014年,学校投入57万元,用于学生出国经费和补贴。学校依托信息科技、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大力拓展留学生教育。学校在300余名从海外访学归来的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打造留学生专业课程群,吸引留学生到学校学习,国际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

(二)绍兴文理学院

1.基本情况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由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此后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和绍兴建工中专等学校相继并入。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余人,教职工1874人,其中专任教师1238人;有本部(河东、河西、南山)、兰亭、上虞、镜湖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980亩。

2.办学特点

1)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该校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坚持“质量为重、人才为本、特色为上、协同为要”的办学方针,明确“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第二步,加快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第三步,朝着建设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战略目标迈进。

2)转型发展,措施得力。

该校在专业建设上思路开阔,不断调整传统专业,加大工科专业建设力度,将理科专业向工科专业拓展与发展,建设学科群,减、并、转一批专业,保留地方性特色。学校要求每一个二级学院都要与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横向比较、与兄弟院校横向比较,明确学科专业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实行成量部分保持公平,增量部分扶强不扶弱的政策。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行跨学院建设新专业,体现学科方向的地方性、专业建设的有序性、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3)组织机构独特,体现学术为本。

该校以学术权力为中心,构建“校--学科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的组织结构。在全校建立了47个实体性的学科组织。行政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纵向上减少管理层次,管理重心由学校下移到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事务回归到学院,强化学院的党政和教学管理职能;学术管理重心在学科组织。学科组织在学院领导下履行学术职能,是开展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实体型学术组织,不定行政级别。校院共同对学科组织实行学术评价与协调,使学科组织及其负责人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学术活动,充分体现学术为本的理念。

4)课程设置模块化,方向模块应用化。

该校建立跨学院的课程平台,扩大课程共享范围,提升课程专业化水平。学校设置公共必修课、专业课、辅修专业课等课程模块,并将上市公司、行业协会的资源纳入到课程模块中,方向模块课程的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功能联系紧密,以培养真正能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三)湖州师范学院

1.基本情况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19993月,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校和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湖州师范学院。20005月,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该校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家“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学校。该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有教职工1270余人,专任教师825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有东、中、西三个校区。

2.办学特点

1)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该校重视顶层设计,高举“教师教育”、“服务地方”两面大旗,坚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学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即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区域性大学——“湖州大学”。

2)强化专业建设,重视质量监控。

该校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一是针对不同专业群,施行不同的建设方针。对师范类专业群,实行总量控制,做精做强;对现代服务业、新兴工科专业、应用型专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二是做好地方产业结构调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专业。三是除日常质量监控措施以外,委托第三方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四是实行专业淘汰机制,学校根据第一志愿报考率、就业满意度、转专业率等数据研究专业调整,对前景不乐观的专业实行淘汰。

3)实行大类招生,突出专业方向。

该校从2014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双轨制,打破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界限,实行按大类招生,在经济管理类、文学类、机械与自动化类、医学类等10个大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物理学等全校30个专业进行试行。对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学校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学生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确定专业方向,第三学期正式进入确定后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学习,有利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形成优胜劣汰的校内竞争机制。

二、几点体会

(一)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确定办学定位是高校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面向社会行使办学自主权的需要。要按照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对学校办学的新要求,根据高校所在地区的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和趋势,确定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等。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把学校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功能。办学有目标,才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规划,推动学校全面建设。学校发展应当有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

(二)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学校要找准社会服务的空间范畴,明确学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学校要为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首先要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进一步辐射到其他地区。因为,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特征会影响到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办学定位,学校要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只有大力适应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内涵式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则是指通过挖掘学校现有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学校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动力,实现定位科学,特色鲜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不断解放思想,努力转变观念,是学校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全校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用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观念引领、指导各级各类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级各类人员思想更加解放,观念更为更新,工作更能创新,明确办学定位,确立办学目标,树正气,凝人心,鼓干劲。

(二)深化改革,谋划发展。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分析学校的办学实际,充分论证学校改革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思路,制定具体可行的改革措施。抓住西咸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转变办学方向。我校在升本以后,正式迈入本科教育阶段,经历了规模发展阶段,增加学科专业门类,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由单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师范院校的外延转型。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与挑战。西咸新区建设将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机遇。因此,就要分析学科专业家底,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在服务西咸新区建设中有作为、创特色、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错位竞争,务求实效”。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教师教育、服务西咸、应用转型”三张牌,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加强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要。

一是要调整专业布局。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建设专业群,形成师范类专业群、应用类专业群、新兴专业群,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同时,根据各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修订,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二是积极调研,科学论证,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新专业。要强化服务地方意识,学校可组织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到周边地区,深入教育、文化、工业、商业等行业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服务需求,明确专业建设方向。三是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跟踪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把能力要求转化成教学模块,实现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

当然,师范专业不能被边缘化,而是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做精做优与示范引领上下功夫。要着眼于教师的终身教育,切实发挥好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散射功能。

(四)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行业要求,投入一定经费,突出实践训练、创新训练、能力训练,增强竞争力。使教学过程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能干什么”,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办学空间。

想方设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留学生规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实施“走出国门”计划,划拨一定数额的经费,让教学科研人员、管理干部到国外访学、培训和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第三小组考察调研报告

执笔人:汪生辉

为做好本次考察学习,第三考察调研小组在出发前专门召开了准备会,就调研提纲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考察学习工作方案,为做好本次调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调研中,调研组受到了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榆林学院4所兄弟院校的热情接待。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实习就业、国际合作、办学特色、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分享了自身的经验和做法。调研组成员深入到各自对口院系、专业,认真探讨了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通过调研,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基本实现了“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的目的。

一、考察交流基本情况

(一)天水师范学院

1.学校概况。

天水师范学院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为“良好”。201110月,被教育部列为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生培养教育硕士。学校占地67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值7688.9万元,固定资产4.90亿元。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47个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17410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14278人,研究生130人,留学生4人;有教职工889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28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75人;现有1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9门省级精品课程。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980余项,总经费25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61项,获省(部)级奖励75项;出版专著、教材300余部。

2.特色做法。

1)推进专业群体化发展,将所有专业按五大专业群归类建设(教师教育群、工科群、商务群、文化艺术群和卫生健康群)。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按国家行业标准改造专业,目前已完成了30多个专业的改造。

2)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

3)工科专业与企业联合举办,与企业共同设计教学环节及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式培养,保证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实践环节。

4)重视教师教育特色的强化,做精做强,邀请中小学特级教师参与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重视国培项目与教师培养的衔接。将来力争采用4 2(本科4年,专硕2年)模式实现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

5)重视学科科研工作,重点学科建设主要面向应用性。围绕陇东文化、经济发展建设学科,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如大樱桃研究)。基础研究政策好,支持力度大,鼓励教师做高端研究,成效显著(获批国家级项目61项)。

6)实验中心建设共享,按大中心建设,投入3700多万元,建设了3个试点大中心,促进资源整合。

7)创新教师在职培养培训模式,除选派教师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参加培训学习外,重点选派教师前往行业、企业实践,着力培养适应专业建设需要的双师型队伍。

8)获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培养范围覆盖了师范类各个专业。

(二)西北师范大学

1.学校概况。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26个,其中,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研究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创新研究群体2个,省级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现设27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3个孔子学院。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729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2.6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现有各类学生38426人。其中,研究生6383人,普通本科学生18963人,留学生280人。现有教职工2584人,31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79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其中专任教师1359人,479人具有博士学位,554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2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聘请了100余位特聘或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73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全国高水平大学。

2.特色做法。

1)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和优势。

2)重视对外合作交流,创办3所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很快,依托华侨教育基地,每年在东干人中间招收50-60名留学生。

3)立足地方发展文理基础学科,在先秦文学、丝绸之路研究方面形成了优势,在艺术类方面形成了另一个特色。

4)服务“一带一路”,成立了旅游发展研究院和区域经济研究院。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正在申报创建一个协同创新中心和一个文化研究中心。

5)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思路值得学习,特别是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深化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研究借鉴(有详细的资料)。

(三)兰州城市学院

1.学校概况。

兰州城市学院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6月的兰州师范专科学校和上世纪40年代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2007年,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占地面积760亩,有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42.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3亿元。现有教职工1194人,有教授99人、副教授263人,博士73人、硕士495人。现设14个二级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设立了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当代敦煌文化艺术创意研究中心。有各类本科专业41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4015人;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办学指导思想是“突出服务城市功能、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应用技能培养”。

2.特色做法。

1)学校定位清晰:突出服务城市功能、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应用技能培养。专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城市发展相关专业为主体,以教师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两翼。

2)在教学工作中强调“四化一突出”:优化专业结构、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细化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培养。

3)推行后勤服务110制度,在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方面投资比较大。近年来,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学生公寓逐一进行改造。

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推进了五大工程:高层次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培育工程、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5)每年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招生比例比较合适,师范类占40%,非师范类占60%

6)着眼于在汽车、油气等方面实现专业硕士点的突破。

7)该校美术学院坚持与生产相关的工学跨界相连,实现跨学科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四个合一”应用教学思路,即“教师和技师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教室和工作室合一、作品和产品合一”。目前建有纤维艺术工作室、陶艺工作室、雕塑工作室、漆艺工作室、服装综合工作室等实训场所,开设有漆艺、雕刻等特色课程。学生陶艺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四)榆林学院

1.学校概况。

榆林学院创建于1958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现占地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946万元。现有15个院系(部),45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3619人,其中本科生11092人。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现有教职员工911人,专任教师706人,正高职称67人,副高职称14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426人,其中博士9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380余项,总经费5000多万元,其中,横向项目21项,经费240余万元。有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

2.特色做法。

1)今年元月,省教育厅和榆林市政府签订共建榆林学院协议。根据协议,榆林市政府将着力推进榆林学院新校区规划与建设工作,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推进榆林大学建设;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榆林学院与榆林市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咨询、文化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互利合作。省教育厅将支持榆林学院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和急需本科专业建设,并在本科招生计划方面予以适度倾斜;支持学校申请举办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持学院更名大学工作,将榆林学院更名工作列入陕西省“十三五”院校设置规划;协调组织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6所院校与榆林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在今后5年内每年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榆林学院特色学科建设,用于支持榆林学院软硬件建设。

2)从升本伊始就着眼于转型发展。一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实现转型。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专业为主(占到了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农牧专业、管理专业、师范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局面。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转型。2006年以来,先后四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转型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三是积极创建产学研合作联盟,有13所省内高校和118家企业参加。作为首批入盟单位加入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以项目的形式,鼓励院系搞产教融合发展。部分学生的论文就是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四是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承担地方政府确定的科研项目。目前,榆林市有近一半的科研项目由该校承担。

3)学校重视院系教学组织的建设,以专业为单位设置教研室,制订了专门针对教研室的管理办法,对教研室主任有明确的任务考核要求。

4)学校成立了后勤集团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身份,机构比较完善。对临聘人员实行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钟点制,另一种是长期制。解聘时,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

二、学习体会及思考

通过在以上四所兄弟院校的座谈、走访和实地考察,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有以下7个方面的思考。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是推动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路径。如何利用好西安咸阳大都市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关天经济区建设和西咸新区建设机遇,找准定位,取得省市、西咸新区政府的支持,与企业、研究院所、高水平大学合作,承担起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争取省市共建,为学校发展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是我们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最佳选择。

2.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所在。内涵发展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科专业方面,我们应将内涵建设的突破口首先放在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上来,在推进内涵建设、转型发展过程中将学科专业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这也是在调研中发现四所院校共同的着力点。

一是要确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坚持“内接专业、外接产业”的学科建设思路,凝炼学科方向和调整专业设置,同时谋划、同等投入、同期建设学科专业。学科建设不可贪大求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方能体现优势、创出特色。

二是要下决心加快现有专业改造。稳定专业规模,推进现有专业的改造已势在必行。无论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都需要进行改造。深入调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选取10-15个专业,投入充足的资金,对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力争通过3-4年努力,使现有的50几个本科专业都能有一个全新的发展前景。

3.教师教育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几十年的办学积累决定了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或弱化这一优势。但随着国家教师录用制度的改革,我们也应随之调整原来的一些办学思路:

一是缩减师范类招生人数。按照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将师范类学生数控制在在校生总数的30%40%之内应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兰州城市学院和榆林学院师范类学生均占40%。西北师大师范类专业占专业总体量的三分之一,而师范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8%,学校也认为这一比例偏高,适当的应该是三分之一左右。

二是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要深化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研究中小学新课标改革方向,按照新课标对中小学教师基本素养的最新要求,邀请中小学教育专家学者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教育实习实践,确保我们培养出的师范类人才是其他综合类、工科类院校无法企及的,突显我们的师范特色。

三是做好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衔接。深入研究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知识需求,一方面按需提供学习培训,做强国培、省培等项目,形成我校的培训教育特色,扩大培训规模。另一方面,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在校师范生的培养工作,力争使师范类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

4.争取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校的重要奋斗目标。除过西北师范大学,调研的三所二本院校,天水师范学院于2011年争取到专硕授予权,目前已招收3届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近200人。其余的两所院校也都在积极准备争取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当前教育部从紧控制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数量、2016年之后如何布局暂不清晰的情况下,我们应把拿到专硕授予权作为近期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提升办学层次的突破口,选准方向,加快建设,积极做实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如有机会,力争一举成功。成为专硕授权单位,既可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层次,又能稳定人才队伍和办学规模,更是为下一步申请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5.人事编制紧缺是各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四所学校均提到编制数量不够、管理人员紧缺。从当前总体形势来看,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解决。我们应从长远着眼,主动适应国家的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从严控制新进人员数量。每年除博士外,其他人员从严从紧控制。缺编的可以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采用人事代理的方式予以解决(如北京师范大学有人事代理人员150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人事代理人员有2000余人)。

二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完善教师考评办法,对于不能胜任教师岗位工作,经培训教育后仍然不能很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应坚决调整出教师队伍。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进入、退出、考评、激励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进一步拓宽教师在职培训学习的思路。除鼓励教师前往国内外知名院校参加访学、取得学历学位外,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每年还应有针对性地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前往企业、行业参加实践培训,取得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我们一线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按照办文理科的模式来办工科的思维。

四是应改革校内职称评审办法。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应考虑对学校现有职称评审工作制度进行改革,以“评聘分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促进发展”为导向,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有关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好职称评审工作的杠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工作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五是应尽快完善临时用工的管理办法。考察的四所院校,最多的临时用工有400多人(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最少的也有200余人。虽然其他院校暂时还没有出现劳务纠纷的问题,但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校当前的临时用工混乱,缺乏统一管理,临时用工的随意性、自主权很大,对临时用工执行的政策不尽统一,签订用工合同不规范,与国家的有关政策不能很好地衔接。在近几年的一些劳动纠纷化解中,学校始终处于被动应付局面,劳动仲裁无一胜诉。而且,近两三年来,更是逐渐呈现出“破窗效应”。因此,学校应尽快完善这方面制度,一是核定用工数量,二是要规范用工审批手续,三是严格用工合同签订,四是严格临时工日常管理、加强监督考核,五是规避各种用工风险。

6.应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科研立项、科研获奖的奖励力度。天水师范学院在短短的几年内,共获得国家级项目61项。其成功的经验在于激励政策好。我校是省内同类院校中较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尽管十几年来每年都能获得一些项目,但没有数量和质量上的明显突破,相比其他兄弟院校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显著变化,我们已经有些落后。我们应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树立正确导向,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项目的扶持激励力度,引导教师多做高端研究,积极投身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研究,努力将我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7.购买社会服务是改进后勤服务工作的一种积极尝试。除榆林学院成立了后勤集团公司外,其他三所院校后勤服务部门和我校当前的后勤管理体制基本相同,都实行的是小机关、多实体。表面上都设有后勤服务公司,但实际并未和学校实现完全剥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随着原有工勤人员的逐步退休,后勤工作人员逐年减少(天水师范学院原有100余人,现有22人;兰州城市学院原有100余人,现有43人;榆林学院现有正式编制37人),临时用工数量比较庞大,隐患比较多。因此,三所院校也都有改革后勤管理的想法。其中,兰州城市学院计划尝试服务外包(即购买社会服务)。西北师范大学认为甘肃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购买社会服务的做法很有成效,值得借鉴学习。

另外,我们也从其它渠道了解到,临沂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7000亩,建筑面积152万平米。目前,该校后勤部门的正式职工只有22人,实行的就是完全引入社会化服务。通过改革,解决了人浮于事的问题,提高了服务保障能力,实现了“校园生态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精细化”目标,受到了兄弟院校的一致推崇。

综上所述,基于我校后勤服务管理的现状,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大胆引入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工作水平,提升服务师生能力,为教职员工的安居乐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建更加优美和谐的环境。

第四小组考察调研报告

执笔人:王智杰

第四考察调研小组对太原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两所院校,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和交流,有如下考察调研收获。

一、考察院校基本情况

太原师范学院在升本初期与我校情况基本相同,目前发展较快。该校19993月升本,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总占地面积约1900余亩,在校生17000余名,拥有本科专业及方向54个,每年招生6000多人。有三个校区(其中新校区在校学生13000余人)。现有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艺术硕士、教育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内蒙古师范大学比我校高一个层次,发展特色鲜明。创建于1952年,是自治区重点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800余亩,两个校区(其中新校区3000余亩)。有81个本科专业。学校下设3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2个教研部。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学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000余人,各类研究生4200余人。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131个,硕士专业学位10种。

二、考察成果

(一)关于办学定位与转型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发展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院校,且以师范教育为主(因为省城就一家),重点打造和扶持两个学科群:艺术学科群和教育学科群。其远期目标是建设太原师范大学。

对转型问题,转不转?如何转?他们也正在论证。目前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从规模化向内涵式方向发展,从夯实平台向特色化方向发展,从只重教学向教学科研协调方向发展。梁吉业校长提出下一步在规模不再扩大的基础上,将大力发展投入小、见效快的学科和专业。重点发展特色,积极做出专业特色来。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为发展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对于转型,照日格图副校长认为不一定是整个学校去转,而可能是一个或几个院系去转,根据专业特点去进行积极的尝试。内蒙古师范大学于2014年下半年就转型问题分院系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讨论,部分院系拿出了初步方案,尚在论证之中。

(二)关于人才培养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围绕教师资格证的最新政策结合就业情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改革,由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自行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如2 22 1 1等。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分制改革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实行按学分收费的办法,已沿用很长时间。目前的改革,已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总学分数从160降到了110-120,减下来的学时主要让学生在第七八节课都能去操场,让全校活跃起来。

(三)关于课程建设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一是重视现代化手段的作用,大量开设网络选修课程,购置超星尔雅课程;二是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直延续着这个优良传统。

内蒙古师范大学按四大板块进行课程建设。分别是文科课程群、艺术体育课程群、理工科课程群和教师教育课程群。高度重视课程群之间的相互支撑,并注重艺术体育课程群的特色化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是全国足球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同时,积极把艺术课程群打造成该校的亮点和特色,先后成立了5个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雕塑艺术研究院、国际现代设计学院和民族艺术学院,从而成为每年整个内蒙古艺术“那达慕”的核心力量,受到强烈关注。

(四)关于实践教学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三个“通才教育”,即艺术通才教育,人文通才教育,科学通才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注重将课内外密切结合,把学生的课堂活动与各类教学竞赛、社会活动积极融为一体,及时进行大规模的表彰奖励。另外,重视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落实,经费予以足额配套。在结题环节,让学生去讲解自己的项目,效果好。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学生教育实习当中,投资几千万元建成信息传输系统,把实习点中学的课堂教学视频直接传输到了大学的课堂。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学老师的经典教学,学校也可以直观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

(五)关于教学管理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的做法是:①积极强化对二级院系的管理,充分发挥二级院系的职能,该下放的权力充分下放。这一点也正在逐步积极完善。②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在实践方面,投入更多。给实习点可达到生均300元。毕业论文也按生均拨到院系。③积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④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和奖励力度。对专业教师的考核,科研占40%,教学占50%,思想道德占10%。科研奖励力度大,SCI和专业权威期刊发表1篇论文奖励3万元。

内蒙古师范大学给予二级院系以充分的管理权限。

(六)关于硕士点建设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给出如下建议:①教学、科研应并重。因为科研对学科建设是有力的支撑;②凝练学科,体现学校办学特色;③申报材料准备工作要细,要充分理解政策,要下功夫,因为申报答辩环节只有一个小时的展示时间。

关于申硕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给出的建议如下:一是凸显办学特色;二是集中优势学科力量。

(七)关于内涵建设问题

太原师范学院认为应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加强课程建设。如规定新进博士两年内只能助课,不能主讲,另外启用退休教师;如对于涉及考研等重要的基础课程,聘请校外同行专家进行水平测试,以检验是否达到课程标准。关于内涵建设,下一步将出台更多的招数。

三、几点感受与建议

短短4天对北线2所大学的考察学习,使大家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激活了思路,也产生了许多感受和体会。

(一)两所院校的共同特点

太原师范学院发展较快,内蒙古师范大学很有特色。综合起来,他们有几个共同之处或者亮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师范优势不放弃,办学特色鲜明。太原师范学院凸显教师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强化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第二,与地方深度合作。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解决了校园面积不足的问题。其新校区——盛乐校区建在了距离市区约3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获得了当地政府一次性无偿提供3000亩土地的支持,才使得内蒙古师范大学得以较快发展。

第三,注重对外交流,积极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内蒙古师范大学以雕塑艺术研究院为龙头的艺术学科群的发展,给大家以深刻的启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科研的层次,将教学成果直接推向了市场,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四,地方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同中科院合作,成立国学研究院、宗教研究院、民族学研究院,同国家发改委合作,同蒙古、俄罗斯合作,开展周边国家研究,建立蒙汉互译研究基地,同中宣部合作,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受到温家宝的亲自批示;与有关协会联合成立雕塑艺术研究院,积极推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五,突破了新校区建设和硕士点建设的瓶颈,为未来发展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二)对我校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除了以上考察成果值得借鉴以外,我们小组经过思考有以下建议: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系统做好发展规划。此次考察对我们有一个深刻的启示就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整个办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学校可经常性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使全校教职工在高等教育的大背景和宏观视野下去积极思考我校的学科与专业发展,以达成共识。也建议学校系统规划,做到全校一盘棋,对现有各类教学资源从专业建设角度,及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保证人力、物力、财力作用发挥最大功效,提高教学质量。

2.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专业体系建设。建议学校按照“立足师范,面向应用,强化实践,凸显特色”的基本定位去加强专业建设。

1)保持我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传统优势,继续努力办好、办精有关师范专业,使我校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师范的牌子更加稳固,更有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更有市场竞争力。教师资格证考试面向社会的全面放开,将是对我校教师教育质量的一次新的考验。

2)分类实施,促进传统专业自我改造,逐步推进部分专业转型。改造与转型的方向要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西咸新区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3)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方针,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方法真正能够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增强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4)建议下大力气推行专业负责人制度。此举旨在为专业发展把脉,确保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的准确性、体系的科学性、设课的专业性,及时把握专业发展动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优势特色专业。

5)加大对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集中精力、分层次、分步骤解决专业建设问题,做到长期规划与近期发展相结合。

3.强化师资培训,扩大对外交流,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下一步“申硕”打下坚实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的关键。借鉴两校经验,建议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

1)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下一轮战略机遇期——申硕工作一项战略措施来抓,采用更加富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鼓励在职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实践活动,努力成为“双师”或“两栖”型人才。

2)加强兼职(外聘)教师队伍建设。可聘请相关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熟练工人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来建设。

3)建立专业建设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常态化机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弱化对外交流就无异于自我封闭。

4.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动相关专业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建议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继续加强实践、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其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之一,优先保证建设和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新校区建立梅花鹿、孔雀、奶牛等动植物养殖基地以及建立大棚蔬菜基地的做法,可否作为我校在淳化县农场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考虑和借鉴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另一方面要借鉴外校经验,加强实践教学的监管力度,提高实践、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再次,可尝试在艺术学科、理工科等学科积极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

5.强化与地方的合作关系,积极创造有利学校长远发展的教学环境。建议(1)进一步加大与咸阳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力度,在发展机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办学特色等方面争取地方更加广泛的支持。(2)增加经费投入,积极与咸阳市教育局、咸阳市辖区各县区教育局及各中小学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建立学校层面更为深入的合作关系,保障实习、实训工作顺利进行。(3)充分利用我校培训学院现有资源,做好与基础教育中小学校的密切合作与深度交流。(4)加大与省教育厅、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络与公关力度,力争各类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审批,为“争硕”创造必要的基础与外围条件。

6.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所走高校均能够积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的特色与亮点。比如,前面已谈及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好的做法。再比如,我们咸阳市内的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利用西周都城——镐京文化遗址的影响兴办季羡林国学院,安康学院建立陈少默纪念馆,西安交通大学建立艺术博物馆、戏剧学院等等,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这些好的做法,完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校也可以积极发挥文化品牌在办学中的特殊作用,以此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让咸阳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当代文化资源变成令人羡慕的教育资源,并转化成教育教学成果,走出陕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产生社会效益。让于右任、吴宓、刘古愚、宋伯鲁等有巨大影响的当代咸阳文化名人真正成为我校学科发展和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让秦砖汉瓦成为我校对外交流的真诚媒介,让我校真正成为西咸一体化建设中咸阳文化研究的中心,让咸阳民间美术教育、书法教育成为新时期我校师范教育的新亮点!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