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期2-3版
发布日期:2015-12-03   点击数:
二版

点赞师院

感恩:用爱点亮心灯温暖家园

——记我校宿管阿姨

“只是路过时的那一句问好,一声感谢,便足以为她们撑起一方晴天。”

——题记

寒意渐浓,但变冷的天气却并不能够阻挡朝气蓬勃的同学们编织梦想前进的脚步。只是在同学们忙于编织梦想的时候,是否曾留意在熹微的晨光里,在暮色的灯火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总在用最朴实的方式呵护和关怀着我们,用真诚的深情默默地为我们构筑着一个没有父母却依然温暖舒适的“家”。她们,就是我们家园的守护天使,温暖我们心灵的护航人——宿管阿姨。

熙熙攘攘的乒乓球台对面,是被师院学子们戏称为“公主楼”的十四号女生宿舍楼——荷馨家园。干净整洁的大厅,工整的宿舍出入状况登记册……每次看到这些,同学们都会想起曾在这里陪伴了自己两年多的蔡淑玉阿姨。“蔡阿姨就像母亲一般,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有时候还能充当‘心灵导师’呢。”公共管理1301班的孙婉莹同学眨着眼睛调皮地跟记者说。她还告诉记者每次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是压力过大的时候,都会去和蔡阿姨聊天,而乐观爽朗的蔡阿姨总能为她“排忧解难”。总觉得爸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蔡阿姨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

和十四号楼一样,六号楼的男生也会经常想起谢彦茹阿姨。五十五岁的谢阿姨有着十五年的宿管工作经历,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谢阿姨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经验——以善传善,以德育德;严而不厉,恩威并施。她从小事,从细节,从一点一滴,用自己的行动无微不至地关照着住在这里的男生。她将这些性格各异的男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待,不仅给予他们耐心和爱心,更多地还是在尊重这些孩子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教导。对住在六号楼的同学来说,谢阿姨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许多同学,在考上研究生时,第一个告诉的人就是一直以来默默地在身后关心和照料他们的谢阿姨。

现如今,给同学们留下温暖记忆的蔡阿姨和谢阿姨已经退休去安享晚年,但十号女生宿舍楼“榴馨家园”的李凤萍阿姨却依旧在岗位上为学子服务着。

“楼管阿姨对我们很亲切,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特别爱干净,公用的卫生间和楼道在阿姨的管理下总会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还没见到李阿姨时,就听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璐同学这样评价她。

在值班室里,我们见到了张璐同学口中的李阿姨,温和亲切的形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宿舍楼是一个大家庭,她作为“家长”就有责任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而好的心态才能带好一个“家庭”。除了每日的常规工作之外,李阿姨还很重视与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她说,常常与同学们聊天,了解了他们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生活。

除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李阿姨的热情和细心也让来自秘书1301班的张书元同学深有体会。“我有一次生病了就在宿舍休息,李阿姨检查卫生时得知我生病后,不仅嘘寒问暖,帮我接了热水,而且还去医务室帮我配了药。那一刻,我眼泪都快下来了,李阿姨对我们真的特别好。”这个来自异乡的女孩感激地讲述着。

李阿姨的乐观开朗、热情细心得到了同学们的超高的人气。很多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时,都会主动找她倾诉,这样一份信任是李阿姨热情工作的不竭动力。

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的李阿姨在记者临走时,动情地说:“和同学们在一起,我挺快乐的,每天面对年轻的面孔,我觉得自己都年轻了不少,真要离岗了,还挺舍不得的”。阳光穿过在微风中摇晃的枝叶,投下一片片绿荫在楼前的地面,带着满满的感动,记者告别了李阿姨。

时光荏苒,当你离开大学校园的时候再回首,你便会发觉原来陪伴着我们的不止有我们亲爱的父母,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那与我们并肩行走的悄然时光。你是否还会记起她们?那些一直在你“身后”,温暖着你,守护着你,用执着、坚毅、爱与责任为你点亮心灯,为你护航远行的人——宿管阿姨。谢谢您!亲爱的阿姨们,是你们的付出,让我们能够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是你们的守护,让我们感到家的温暖;是你们,将无私的关怀送给我们,将灿烂的笑脸留给我们,让我们即使在冬天也感到温暖。感恩节,也将我们的感谢和祝福送给你们,愿你们永远幸福安康!

(朱玲叶浥辰张天娇)

配图英语1505班张莉莉

阳光体育

这个冬天让我们相约开跑

有人说,身体或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随着运动成为时尚,成为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运动的兴趣越发浓厚。近日,我校兴起了一股运动风尚,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让健康与快乐相约,亲近运动,体验更轻松欢畅的生活方式。

清晨六点钟,安静的师院被一层薄雾笼罩。音乐广播响起,每个乐符都在空气中轻轻弹跳,有好多同学已经走出宿舍,踏着薄雾走向了操场。陆陆续续有同学加入到晨跑的队伍,空气中的每个氧分子都充满了动感,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年轻的脸上朝气满满,跑完步简单地做一些拉伸运动,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背起书包去上课了。不仅仅是早上,跑步的热潮在晚上也依旧持续,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很多同学会选择去操场舒缓身心,在跑完步后围坐在一起聊天分享所得所悟。

记者也加入到跑步的队伍之中,体验到生活改变了很多,更加有规律有节奏,同时也结识了更多热衷于跑步的同学。测绘工程专业1401班的杜开强就是其中一位,他每天都坚持跑步,无论学习多忙也不间断。他认真地说:“我刚开始的目的是减肥,每天跑的时候给自己定位8公里,当然这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我就用激励自己的办法,以大化小,每跑一圈就是二十分之一,以此类推,就会给自己减少很多的压力。”他用自己的毅力坚持下来,一个月后就减了二十斤,人也因此更加精神与健康了,现在的他将跑步看为是一种乐趣,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每天跑步时在他前面来跑步的都走了,和他一起跑的也累了,在他后面跑的也坚持不下去了,经常会有同学赞叹他的坚持,而这种自豪感也成为了他的慰藉。跑步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事,但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就知道有多难了,记者亲身体验之后感悟更深,特别是长距离跑,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只靠身体素质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也有同学是这样的,并不会坚持每天风雨无阻,他们将跑步看做一种娱乐消遣。“虽然时间比较少,可是只要我有空,我就愿意来操场跑步,所以我就是早上或者晚上交替去跑步,不给自己压力。”她就是汉语言文学1402班的王悦悦同学,她是班长,所以班级里的好多事情都必须由她处理,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忙碌的学生工作和学习让她比较疲惫。一个月前的偶然机会,她和舍友去操场散步,当她在操场上看到运动的同学充满了活力与洒脱,她也就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跑步的队伍中,当自己精疲力尽的时候她反倒觉得压力变得微不足道了,她感慨地说:“运动的确是一件好事,它让我排解了不少的工作压力,也让我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与积极。”现在她已经将跑步看做一种放松自我的方式,每当疲惫的时候她就会约上两三好友去跑步,成为了大学生中的爱跑步一族。

如今的校园里跑步热潮日益高涨,有更多的同学在加入,展现了年轻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其实不管各自的初衷是什么,但是当他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是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与轻松。让我们在这个冬天相约,火热开跑。

(魏凤梅王巧巧)

校园短波

▲近日,我校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勇华教授应邀担任“第五届陕西音乐奖声乐比赛”评委。

▲近日,在第九届全国数学史学会年会暨第六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上,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唐泉博士当选为全国数学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共16名常务理事),我校首次成为全国数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近日,由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化导论》英文版(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首发式在西安举行。《中国历史文化导论》第八讲《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由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张洪瑞执笔翻译。张岂之先生在发布会后与作为译者代表我校青年教师张洪瑞亲切交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赠送亲笔签名新书。

1119日,我校2015年度篮球联赛圆满落幕。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分获甲组男子冠军、亚军和季军,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分获甲组女子前三甲。体育学院20143班、20124班分获乙组男子冠军、亚军,20132班、20122班分获乙组女子前两名。

▲为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迎接第25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日,119日,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在学馨苑广场举办“拒绝违章电器,积极预防火灾”违章电器展。 

1124日下午,“宇宏·健康花城爱心助学”发放仪式在学生处报告厅举行。本次捐助活动是由咸阳宇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作家》杂志社、北京长虹书画院等机构联合发起,书画家进行作品义卖,将筹款捐赠给我校贫困生。我校50名受助学生每人获得2000元的助学款。

▲近日,我校附属中学荣获“2015年咸阳市普通高中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荣誉称号,文科英语学科组被评为“2015年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学科组”。

图片新闻

115下午,由咸阳市体育局主办、咸阳市高校体育联合会和我校承办的2015年咸阳市第一届大学生足球联赛在我校足球场圆满落幕。经过全市7支大学生足球队150多名运动员13场激烈角逐,最终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获得一等奖,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二等奖,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三等奖。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分别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我校足球代表队教练、体育学院教师霍洵被评为优秀教练员。(体育学院供稿)

学子风采

因“爱之名”学韩语以梦为马出国门

——记我校首届韩语演讲比赛冠军获得者冯茜

河蚌克服了沙粒的磨砺,终于孕育出了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千磨万击,终于炼成了锋利的宝剑;梦想之花只有不断地用汗水去浇灌,才能绽放它夺目的光彩。在我校首届韩语演讲比赛中,政治与社会学学院思政1301班的冯茜凭借流利的韩语及优秀的舞台表现力夺得了比赛的冠军,实现了她自己赴韩学习的梦想。让我们走近她,探寻她取得成功的秘诀。

“你可以不做多么伟大的事情,但是在大学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采访过程中,冯茜的这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非语言专业的学生,能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她比其他选手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冯茜说:“高中时期我就对韩语很感兴趣,当时特别喜欢听韩语歌曲和看韩剧,由于要升学的原因,我把这份兴趣暗暗藏在了心底”。

上了大学之后,在学好本专业知识之外,她开始学习韩语。“既然都来到大学了,为什么不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呢?宁愿自己有一技之长,也不要自己行行平庸。”她这样对记者说。喜欢和兴趣成为她的学习动力,就像那漂泊的蒲公英看到了肥沃的土壤,跳进去就努力扎根生长。她的方法就是每天都学习电视剧里的人说韩语,遇到不认识的词就对照手里的书籍去查阅。

然而熟练掌握一门语言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何况是一门新的语言,所以在学习期间她付出了很多精力。她说:“我花很多时间去听韩语课,上选修课,对照着字典书籍,我学完了一套完整的音标。”这对她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样她就可以开始自己拼读翻译。

梦想的种子要茁壮成长,就需要付出精力去呵护。大二时她面临许多的选择,学习韩语和专业学习之间发生了矛盾,她的内心在当时也产生了不少疑问。她回忆说:“当时舍友都替我着急,在面临考等级证书的时候,我一样抽出不少时间坚持学习韩语。”跟她一个寝室的寇婷婷对记者说:“这一年多来经常见她学韩语,听韩语歌曲,读韩语文章书籍,我们都戏称她‘小韩’。”有时候就应该坚定一些,因为这一秒不放弃,也许下一秒就会有奇迹。

个人的努力是一部分,然而行走在这条艰难的路途中也离不开老师和朋友们的帮助。冯茜认真地说:“虽然我自己学习了很多知识,可是也会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我经常去听白仁淑老师的课,老师知道我对韩语很感兴趣后,帮助了我很多。”白老师是学校的韩语外教,她鼓励冯茜开口去对话,在发音等方面提供了不少的帮助。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给了她强大的后盾,陪伴着她走过了不少的困难,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脚步。她坚持不懈地学习,勇敢地和老师练习对话,跟着视频学发音,自己翻译琢磨其中的意思,一个学期过后终于可以流利地和老师对话,见到的生词也越来越少了,也逐渐掌握了学习韩语的技巧。

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环境息息相关,她在韩语学习的过程中也结交了很多韩国的留学生,她们通过微信进行交流。冯茜说:“我们是互相帮助的,我教她们汉语,她们教我韩语,刚开始我的韩语水平并不是非常好,所以有时候不知道如何表达,就会直接用英语说,让她们帮我翻译为韩语。”在这样一来一往的语言交流中,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获得了异国友人的友谊,给她在学习韩语的路途中添了温暖,一直帮助她的老师和同学是她最感谢的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总有它展现的舞台。当得知学校将举办韩语演讲比赛的时候,冯茜毫不犹豫去报了名。她以“缘分”为题写了演讲稿,写好之后进行了反复修改,并抽出很多时间背稿子,经过初赛和复赛,她如愿进入了决赛,但是压力和紧张也一起袭来,因为她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我一直在琢磨如何将韩语讲得富有感情,在决赛的前一天晚上紧张得睡不着,索性起床一遍一遍地背诵演讲稿。”幸运总是青睐最努力的那个人,冯茜凭借着一口流利的演讲和自然的舞台风格获得了比赛的冠军。她激动地用韩语说:“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结果,太令我惊讶了!”这场比赛使她也获得了下学期赴韩国新罗大学学习的交换生名额,让她距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大步。现在的她又有了新的规划,在下学期的交换生学习过后她将会考研,考研的方向就是韩语语言类,她希望通过学习韩语来探索汉语和韩语之间的奥秘,她开心地说:“也许会有新发现哟”。曾经的嫩芽如今愈发繁茂,梦想的光芒照亮了她前进的脚步。

冯茜的成功让她的室友和同学都为她感到高兴,她的同学都说:“冯茜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动力,没有什么是不能完成的。”所以方向很重要,但是确定方向后的努力更重要。

大学,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成长与成功的地方;因为朝气,我们敢于梦想,因为汗水,我们不断成长,在梦想与成长中,用坚持来静守成功的芬芳。兴趣就像一颗种子,当遇到一片合适的土壤便会悄悄萌芽,只要悉心呵护就能开花结果。就像今天的冯茜一样,她的坚持不懈与热爱也让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因为坚守这份兴趣而闪闪发光。为自己的兴趣而努力,成就最美丽的梦想,祝愿冯茜在今后的韩语学习中走得更高更远。

(唐建春魏凤梅鲍少飞)

用创意温暖冬季

——记我校百合花艺术社团创意展

冬日的校园显得有点沉寂,灰色和枯黄成为了主色调。而在途经学馨苑时,一抹色彩吸引了很多行人驻足观看。记者带着好奇,走进人群,红色横幅上“百合花社团首届创意文字大赛”几个醒目大字映入眼帘,横幅下的创意文字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在空气中可以很明显地看见呵出的白气,但值班人员的热情足以赶走冬天的寒冷。我们从值班人员那里得知这是百合花艺术社团近期举办的创意展活动内容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举办了石头绘画展、海报设计展。

石头换新衣 画笔频帮忙

当不起眼的石头遇见神奇的画笔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走进展览区,映入记者眼帘的石头,每个都让人爱不释手。有的变成了慵懒无比的猫咪;有的变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风景画;还有的变成了调皮可爱的卡通人物……这些画在石头上的艺术主要出自于设计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同学之手,他们用诸多的色彩赋予了石头另一种生命。

来自美术学院美术专业1501班的田阳同学是石头绘画展的主要负责人,他说:“这次的绘画展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因为有一次我们冒着雨去渭河边上找石头,很辛苦,所以我们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肯定。”从用画笔为石头涂抹上绚丽的颜色,到最后呈现在大家眼前,在这过程中他们收获了许多,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展现了自我风采,而且还结交到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田阳微笑地表示,以后他们还要在鞋子、衣服上作画。

热情对待自己喜欢的每一件事,用自己的双手给身边平凡的物品赋予不平凡的生命。停下匆忙的脚步,试着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你所喜欢的事情中,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汉字新造型 多彩出新意

汉字从古至今的发展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以及现代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汉字的书写中最具个性与特点的是草书。可是当记者看到一幅幅作品时,才发现最具新意的文字原来在这里。参展作品中,有通过立体效果将文字呈现出来的,有将文字隐藏在风景画中的,还有的用画出的棋局来展示文字的……总之,这些文字花样百出,别具一格,新意层出不穷。政治与社会学学院思政1501班的毛林同学微笑着告诉记者:“在展览过程中最辛苦的莫过于每天要看守展览作品和及时的展出、收回作品,过程虽然辛苦,但当我们想到会有好多的同学参观,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坚定的信念是一场活动能够成功举办下来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古老的文字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看到了艺术融于生活,使每一个人都成为“艺术人”;看到了这些微创意带给大家身心愉悦的享受。

海报微镜头 记录生活美

记者有幸从百合花艺术社团副社长口中了解到,虽然创意文字是首届举办,但海报设计展已经承办多年,今年的展出是对以往多届的继承与延续。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

此次参展作品中,有呼吁保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传递亲情等主题。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幅黑白色的海报。海报整体以黑白色来描绘,在笔直的大路上,一个黑色的背影默默地前行着。内容简单,却寓意无限。正如美术学1503班的张凌敏同学所说:“打动人心的不是作品本身精湛的技巧手法,而是作品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东西。这幅海报传达给我们的是对生活的坚持奋斗,虽然有时可能孤身一人,但只要坚定信念,就会走向宽敞的大路。”

简单的文字与绘画的结合,诞生了一张张寓意深远的海报。创意,让海报更加魅力四射,也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寒冬虽冷,却抵不过内心的温热。百合花艺术社团此次创意展的成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师院学子们充满丰富想象力与敢于创新的一面,同时更为师院的冬季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线。生活处处有艺术,时时需创意,创意让师院凝香,给校园添彩。

(郑慧王妍菊李芊运)

三版理论·视野

读思录之三

“震旦流传此导师”(一)

——管窥严复

李道尧

“严复”这个名字,今天的人们或许有些眼生,但对于120多年前中国知识界而言,那可是喧喧赫赫、如雷贯耳。在当时发生的那场耸动朝野、震撼宇内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策划实际运作的政治领袖,那么严复堪称是奠定其理论基础的思想领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无严复那源自《天演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强保种”之类的舆论弘扬,维新变法运动就很难迅速地聚拢人心,获得能量,从而蓬勃浩荡起来。

对于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思想领袖地位,心高气傲、自许“可为内阁总理”的梁启超是心悦诚服的:还是维新运动展开之初的1896年,他在与严复交往后,即有“天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师之外,无如严先生”之表白;到了民国初建的1913年,他更在贺严复六十诞辰的“寿诗”中,发出“震旦流传此导师”的咏叹。立志欲为帝王师、言天下大计的康有为对于严复,虽无梁启超那样的激情点赞,但从他后来“致林纾”诗中的“译才并世数严林”之句,亦可略窥其赞许之意。

出人意表的是,被康梁引为“同道”且多方揄扬的严复,却并不欣赏和推重康梁,他不仅在维新变法运动时即对康梁的言动不予苟同,多所规正,而且在戊戌政变后对康梁在海外的“保皇”行为,也认为是“出风头之念有余,救国之心不足”。及至晚年时分,说到变法失败一事时,他更是义愤填膺,指斥康梁是“踵商君之故智,卒然得君,卤莽灭裂,轻易猖狂,驯至于幽其君而杀其友,己则逍遥海外,立名目而敛人财,恬然不以为耻”。

同为维新变法运动中登高揭帜的领袖人物,彼此相待何至于如是悖逆?究其原委,并非偶然,实属势之所趋,理所必至。

(一)

甲午战败,宣告了此前30年中国科技救国之“洋务运动”的破产。如何拯救国危,自强保种,再次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峻迫课题。此时中国知识界的思考,较之于洋务运动时期已大为深化,用梁启超后来的话说:这个时候,国人已从先前的“器物上感觉不足”进而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经过痛苦比照,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渐次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仿效欧英、日本的制度模式,改革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政体。正是在这个大目标下,康梁和严复走到了一起,并同时成为变法运动中的“弄潮儿”。然而,具体到如何设计和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政策方略上,康梁和严复却自有途程、各不相能。

康梁在投身维新变法运动之际,足未出国门一步,亦少有政坛历练,无论就世界眼光抑或就国情体察而言,都显得较为欠缺。他们的维新思想多是间接来自于书本和个人想象,自不免“徒见一偏而出言甚易”(严复语)。其所设计的改革方案,也多是来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既成规模。至于如何推行和实施新法新政,康梁的为作是通过上书皇帝,意在“得君”。他们以为只要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再杀几个阻碍变法的一品大员(康有为答荣禄语),新法新政即可自上而下、一蹴而就。很显然,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梁属于那种理想型激进改良派。

严复则不同,他是洋务运动培养起来的新式知识分子,18761879年被派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深造时,适逢西欧大学者、大思想家如赫胥黎、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卢梭、斯宾塞等先后辈出,影响一时。他于是在亲炙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又热心于西方新兴社会科学思想的修习,为此还专门考察过英、法等国的社会、政治及法制等情形,成为中国留学生中接触和“介绍近代思想第一人”(胡适语)。学成归国后,他虽然因言论激切、不获重用而仅居闲职,但长期侧身官场之结果,又使他对中国政体之积弊深有体察。正是基于这种中、西阅历的兼图并进、交相影响,使得严复在维新运动中的变法方略,较之于康梁所持,更具有现代意识和理性色彩。

相对于康梁之意在“得君”,严复持守的是以“利民”为先务的变法立场。在他看来:“所谓富强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耳”。国家“富强之隆,必待民之智勇而后可几。”若无高素质国民以为基础,不惟变法图强无从谈起,国家民族亦将循“天演”铁则而惨遭淘汰。所以在维新运动展开之初,严复一面译述赫胥黎的《天演论》以警示国人,一面刊布政见以耸动舆论,而其政见之核心,即在于抑制君权而伸张民权。他期冀借此改变国人“只知有一人而不知有亿兆”的传统积习,促使国民“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为此,他指出:“为今之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首在禁鸦片、禁缠足,恢复国民健康);二曰:开民智(废科举、倡新学,用科学知识武装民众);三曰新民德(倡行平等自由之政教,以促国民自治自立)”

显而易见,还在维新变法运动的宣传阶段,其舆论导向中就实际存在着康梁的自上而下“得君”和严复的自下而上“利民”两种趋向。

到了变法运动的高潮年份(戊戌年),康梁在获得光绪皇帝的信任后,力促其“速变”“全变”,他们理想化地认为:政令“一夫从新,如西人所为,即可以得无弊之法”。而深察国势民情的严复则认为:“政治变革之事,蕃变至多,往往见其是矣而其效或非、群谓善矣而其果转恶”,若无周全设想、充分准备,万不可轻举妄动。18984月——也就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前两个月,严复经人推荐,蒙光绪召见,奏对称旨后,退拟“上皇帝万言书”,其中即殷殷力陈:变法改制、事体重大,“一行变甲,当先变乙,及思变乙,又宜变丙,由是以往,胶葛纷纭”,只可徐起更张、“次第设施,自将有以救正,而数稔之间,吾国固已富已强矣。”他建议:变法之前,宜亟行三事:一“联各国之欢”为变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结百姓之心”为变法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三“破把持之柄”为变法消除权力性障碍。在这里,严复弹出的是“缓变”“妥变”的调子。就治国理政而言,他所提出的变法方案显然比康梁所主张的“速变”“全变”更切合国情、稳健妥适。可惜的是,严复的这个“上皇帝万言书”因权臣所格,未能上达天听,即使能够上达,也未必会被当时已头脑发热的光绪所接纳。

综上所述,在戊戌变法的准备阶段,无论从其立论依据上抑或从其操作设计上看,康梁与严复之间都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分歧。所以严复在变法失败后迁怒于康梁,实在是事出有因。至于康梁之推重严复,那是他们事后反思之结果。关于这一点,严复说得明白:当梁启超主笔《时务报》“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仆尝寓书诫之,劝其无易出言,致成他日之悔。当日得书,闻颇意动,而转眼乃云:‘吾将凭随时之良知行之’,由是猖狂无忌,畅所欲言。至学识稍增,自知过当。”如是看来康梁之转崇严复,亦不奇怪。

(作者为我校退休教师,研究员,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文学人生

泥泞的秋天(二)

杨村的地形是马鞍形,两头高中间低,涝池在南街的中间。我曾经问过老人涝池为啥要留在村中间,老人们说涝池和南城壕原是相通的,涝池满了,水就会自然流进南城壕。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南城壕被填平了。这样,遇到天阴下雨,全村的积水就只能蓄在涝池里。好在很多年没有遇到大雨,涝池每到岌岌可危时,雨总会知趣地停止,所以,迷信的人就说杨村这涝池是个神池,一些女人把这件事传得神乎其神。三爷听了气得乱骂,说:“啥神池?你们住到涝池岸试试!”

进入新世纪后,杨村大多数人家的土房都四五十年了,所以很多人家都勒紧裤带新盖了砖混结构的房子,顺便就把院里、门口也硬化成水泥地面。2004年初,几个“能人”一商量,决定筹措资金将杨村的街道打成水泥路面。村人听了,都说修桥铺路是做善事,大家的热情很高,工程很快就完工了。杨村有个在外头把事干大了的人听了,说好事好事,就拿了一笔钱,给村里装上了路灯。记得路修好路灯装好之后,我回家看望父亲,很多乡亲都眉开眼笑,说:“这下和你们城里一样了!”

但是,硬化路面并非对所有的人家都是“善事”。原先杨村的家家户户和街道都是土地,下雨了黄土就像海绵一样把雨水吸收了,等到雨下得时间长了,海绵饱和了,雨水这才慢慢地从村子的各个角落流向涝池。而现在,稍微下点雨,雨水就迅速地涌向了街道,冲向了涝池。所以,从路面硬化那一年开始,涝池常年有半池的水,三爷家的围墙和房子就始终被浸泡着。

20079月中旬,关中普降暴雨。其实,那场雨持续的时间不到十天,但雨量极大,可以说豪雨如注。有一天中午,小弟打来电话,说村里的涝池满了,开始倒流,街道上的积水超过了一米。我家西邻挨着涝池的四户人家和涝池对面的一户人家,房子全部倒塌。

我清楚地记得,几天过后,当我回到杨村,看到了我家西邻已全部成了废墟。那一天天气响晴,中午时分能看到废墟上升腾的蒸汽。就在那片废墟上,我看到三爷家院子里有一棵不大的桐树竟然完好无损,奇迹般地矗立着,硕大的叶子绿莹莹地泛着亮光。三爷的二儿子正在废墟上漫无目的徒劳地刨着,三爷坐在街道旁的树荫下,看到我走过来,三爷先是“唉嘘”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摊开双手,一脸愁容地看着我,说:“你看这咋办么?这到底咋办么?”

我什么也说不出,我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只好默默地回到家,问父亲三爷现在住在哪里。父亲说,你三爷就住在村东看果园搭建的一间小房子里。

就在村外那间转个身都困难的小房子里,三爷一直住到他去世。

三爷家的房子倒塌之后不久,县民政局就派人来查看了灾情。废墟在那里明摆着,民政局的人就说,迁出去盖新房政府补贴三万元,在原址上盖房不予补贴。为了补贴,三爷和儿子们决定迁出。第二年年初,补贴到了,但却变成了两万元。两万元盖房子肯定不够,连围墙都砌不了,那就借吧。亲戚朋友邻居转圈圈东挪西借还不够,就借高利贷。一年以后,一算账,如果不雇小工,自家人和亲戚给匠人打下手,勉强能盖了,于是就开始在新庄基上挖地基。没想到第二天县土地局就来人了,说国家政策不允许批庄基地,谁要在新庄基地上盖房,就要交一万元的罚款。三爷的小儿子说民政局的人让盖的,土地局的人说那你就找民政局的人给你批庄基。于是,三爷的小儿子今天去民政局,明天去土地局,折腾过来折腾过去,大半年又过去了。后来还是一个远房亲戚帮忙说话,土地局才没有款罚,同意他们可以盖房了。

这样一折腾,等房子真正立木的时候,就到了2010年深秋。但是三爷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三爷是那年秋天去世的。去世前三爷很清醒,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就向儿女提了一个要求:“我不想死在别人家的果园里,要死在自己家里!”三爷下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罪,儿女、族人都觉得三爷的这个要求不过分,但问题是房子还没有盖起来,只砌了个墙框子,而看三爷的样子随时会咽气。最后,族人商量说,先办个立木仪式,仪式办了,也就算房子盖了。如果看三爷不行了,就赶紧把人往“家”里抬。那样,三爷就算死在了自己家里。于是,就草草地办了个仪式。那一天炮仗刚放完,亲戚朋友还没吃饭,三爷的大女儿就跑到果园那间小房子里,趴在三爷耳边说已经立木了。三爷听了,闭着眼睛叹了一口气,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唉嘘”。三爷的大女儿起初没觉得什么,但一摸三爷的鼻孔,失眉吊眼地叫着哭了起来。人们连忙跑到果园,匆匆忙忙将穿着寿衣的三爷抬到了一页床板上,大呼小叫着冲向三爷的新家。可是,还没到家门口,三爷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三爷终于没有死在自己家里,但三爷的丧事是在自己“家”里办的。三爷前脚咽气,后脚老天就开始下雨了,于是,三爷的族人们就在还没有立木的墙框子里架上了篷布,三爷的灵堂就停放在“上房”里。

前几天,我和小弟打电话,不知道怎么话题扯到了三爷身上。小弟说,三爷家的房子到现在还没完工,墙面的涂料没刷,厨房也没盖,因为当初盖房的时候,儿子借的高利贷,到现在还没有还清。

三爷下葬的那一天,天仍然下着雨,通往墓地的小路经雨水浸泡异常松软,一脚下去半天拔不出来。杨村的人们吐着白气扛着三爷的棺木,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大声地招呼着,歪歪斜斜把三爷送进了他在另一个世界的房子里。在另一个世界里,三爷不知还会不会习惯性地叹息?还会不会习惯性地无可奈何地摇头?还会不会终生为房子而熬煎?这些我都不知道,我知道的情况是,三爷下葬那天,虽然雨下得并不大,淅淅沥沥的,但那条通往墓地的小路泥泞不堪。

那一天,因为三爷,连老天似乎都在哭泣。

(作者为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凤凰,凤与凰

兴许是缘于偏爱与痴迷,在对大自然钟情不渝的我眼里,湘西那无与伦比的惊世骇俗之美,应该是造物最为得意的杰作。在武陵原,在张家界,那杰作竟将天成的诡奇与弘美演绎到了极致。仅仅那一似天笋般的簇簇峰林,撼人心魄的问天石柱,便能使整个世界为之倾倒。我想,对于大多数如我般的游客而言,初次驻足于如此别样的人间仙境之中,除了惊愕与浩叹,神迷而心醉,恐怕多半只能是任由感官呆滞而一时失语。

然而,一俟来到凤凰,悠然置身于这个依山傍水的袖珍县城时,另一番自然与人文的谐恰氛围,则使我的心绪漫漶而得以淘融。如果说,对张家界的整体印象是奇绝而又神秘莫测的话,那么,凤凰古城则予人以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祺祥与温馨。

优雅的沱江伴随着斑驳的历史,从淡淡的红砂岩城墙下缓缓而去。敦稳的古桥,写满沧桑的城楼堞垛,鳞次栉比的瓦舍轩甍,以及曲折相通的逼窄街巷,虽被时风所染被物欲所挟,但浮华之下却依然是秀外慧中,流风馀韵。含蓄而内敛,惠而冲和。而那错落有致随遇而安的濒江吊脚楼,则为这轴长卷增添了鲜活而靓丽的笔触。它们既拥拥挤挤,又亲亲睦睦。不经意间,犹以群体的共生优势赢得青睐与欣荣。

此时此刻,当我在下榻的临江客栈凭窗巡览,将一江柔婉一城繁华贪婪地尽收眼底之时,那位大名鼎鼎的儒雅青衿仿佛正拥着爱妻姗姗而来,又转眼间微笑着悠然远去。朦胧中,惟依稀留下淡淡的背影,以及附着于那处著名四合院的或令人感慨或引人窥寻的一串串深年往事。这位青衿就是生于那座院落,又在那里度过童少的沈从文先生。其别具一格的文笔,光耀后世的文学成就,不仅卓荦于当代中国文坛,同时也在无意间成就了湘西,成就了凤凰。而其以情书创造了爱情奇迹的有趣往事,自然也成为经典话题而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而为这座袖珍古城平添了一抹温馨而富人性化的暖色。

民国十二年1923年),年仅弱冠的沈从文,怀揣着执著的作家梦想从湘西来到北京。在被自嘲为“窄而霉小斋”的极其局促而简陋的租屋里以笔谋生,不仅大冬天置不起御寒的棉衣,有时甚至连饭钱都没有着落。然而,在他惊人的毅力之下,加之一些贤达名士的提携与帮助,终于在文字方面崭露头角,而在徐志摩的推荐下被胡适聘为上海中国公学的教师。这一天,距他落脚北京整整过去了五个春秋。不过,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内向而木讷的“先生”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竟紧张得十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而在这些目睹他窘态百出的学生中,就有他后来的夫人张兆和。

张聪颖美貌,才华出众,追求者自是甚多,其中竟也包括她的这位老师沈从文!张曾将追求者编为“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等等,而沈从文却仅仅被排为“癞蛤蟆第13号”,由此可见当初他在张心目中的印象与位次。然而,沈从文在追求痴爱方面所下的工夫丝毫都不逊色于在文学上的执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虽然没有勇气向自己的心上人当面表白,但一封封情书的狂轰滥炸,以及风言风语的流传,却足以使这位张家三小姐难以招架。于是有一天,张在情急之下便拿着全部情书找校长胡适告状。然而,让这位矜持的大家闺秀万万不曾料到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校长非但不为学生“排忧解难”,反而直言不讳地替师长说话,甚至还想做个毛遂式的月老!没有得到所期望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这位“情书圣手”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火力强攻,而沈从文也继续以马拉松式的执著,解数使尽,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沈从文锲而不舍的追求下,张兆和坚如磐石的心终于开始动摇:“我虽然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是谁安排了这样不近情理的事?叫人人看了摇头?”无疑,促使她“动摇”并缴械的原因,明显是被动迫于主动,同情多于爱情。也许正因如此,纵观沈张二人的恋爱过程,以及婚后生活,既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动人佳话,同时也给热恋中的有失冷静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深深的思考。

无论是谁,恋爱与婚姻都是需要用爱去粘合与磨合的,有时甚至需要一生的光阴。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唯有脚知。面对大师,我不敢轻言,可我相信,无论沈张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感情纠葛,但他们的性善之持和相互包容却是他们风雨中依然同舟的坚实基础,而张则更是沈生活与事业的精神支柱。假设没有张的相伴,那么,沈从文的事业与人生也许将会是另外一番状态。不管怎样说,沈都是幸运的,因为他毕竟有张这样的妻子能够始终如一,耐心而平静地为他守候,等他归来。有人说他们的爱情是粗布棉袄式的,这话不无道理。1993年,在沈去世五年之后,张兆和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理解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然而遗憾的是,光阴却不会倒流。

人世间没有永恒,有的只是相对的存在与厮守。对于相爱者而言,仅仅死死活活地爱过,那充其量只能生动于一时,而两颗心的不弃不离,知行合修,才是人类社会平凡而又醇美的风景。

离开凤凰的那天清晨,我和妻起了个大早,赶去和沈先生道别。我俩沿江畔匆匆而下,终于在沱江边上一山腰处找到先生的长眠之地。那是一处极其幽静的小小平台,似乎没有墓冢。据说那尊作为墓碑的高过头顶的天然五彩石下,就安葬着先生和其夫人张兆和的骨灰。石头正面镌刻的是沈从文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山海般的自信,童真似的率意。从容不迫,文如其人。

石头背面是沈从文的妻妹张充和的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该联句尾四字连起来便是“从文让人”。无疑,这是对先生人品高格的契恰之概。其时,那尊石下还有一束拜谒者郑重献上的素色菊花,正无声地昭示着先生近乎佛性般的人格魅力。

“人生是一本大书”,这是沈从文先生的名言。我想,如诗如画的凤凰就珍藏着他精彩的一页。

用“中国梦”引航“青春路”

不畏迷茫,且让梦想为青春引航……

有媒体报道,现在的一些青年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作为青年人,我想到了当今一部分人的“焦虑”,缺乏“幸福感”;作为高校教师,我也看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迷茫”,缺乏“方向感”。“中国梦”是一种融合历史与未来、集合个人与国家、承载希望与未来的系统,创新是方向,知识是关键,努力是动力。因此,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如果说能有精气神,也要靠青年人的精气神。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然而,人生本来就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其中的挫折常常让人无所适从。在这个需要“自觉”的过程中,所谓的“迷茫”与其说是一种不知所措的“危机”,还不如说一种梦想重新起航的“契机”。

在“中国道路”上,青年人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实践者,也是发挥“中国力量”的重要实践者。青年人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年代,虽然没有硝烟炮火的洗礼,但还是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如何才能“突出”生存压力的“重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前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做真正的“自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破解“迷局”,就要找到问题的症结。

人为什么迷茫?笔者认为,人虽然会受外部的大环境影响,但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自身缺乏理想和信念是导致“迷茫”最主要的原因。

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正处于一个成熟过程。一方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还要坚忍不拔,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忌“三心”。

一是要忌“浮躁心”浮躁几乎是现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因为现代年轻人由于压力大,而且被贴上80后、90后的标签,所以心理压力大。浮躁是虚荣的姐妹,是肤浅的挚友。浮躁是种种杂念惑乱了我们的心,蒙蔽了我们对事物整体的理智见识,从而忽视或排斥了理性。浮躁会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不自知。

二是要忌“虚荣心”。虚荣心强的人往往都不愿脚踏实地地做事,而是经常利用撒谎、投机等不正常的手段去渔猎名誉。他们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又很自负、嫉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危害不容小觑。

三是要忌“功利心”。现在有些青年太功利,又太老成,缺少青春气息,过早功利化、商业化、世俗化的教育对青年很不好,那些泛滥成灾的粗鄙文化、搞笑文化,在影响着青年人格的健康成长。

然而,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加强自己的操作能力。具体来说,就要有“三心”。

一是要有“自信心”。自信心与成功概率成正比。自信心越强,越能够不畏失败,不怕挫折,不懈进取。自信心越大,越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排除一切障碍去实施自己的目标。

二是要有“自励心”。面对花花世界中的“诱惑”,青年人在学习和工作中,要静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面对挫折和打击,千万不要气馁,应该不断激励自己,调整自己的状态、校正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是要有“自强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也从反面强调“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一个人,哪怕是天纵奇才,自暴自弃也终不能成就大事业。自强,是人生的动力,也是历史上仁人志士的共同特点。自强,不仅是在逆境中的奋斗,也是一个人时刻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我们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练就过硬本领、要勇于创新创造、要矢志艰苦奋斗、要锤炼高尚品格”。青年朋友们,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面对伟大的梦想,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共同托起成长的“新希望”,在青春之路上谱写壮丽多彩的“新诗篇”,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科技处工作人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