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版专版 编者按:在今年的庆祝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我校对一年来教职员工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近日,本报编辑部对获得表彰的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以及在表彰大会上发言的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专访。希望全校教师以他们为榜样,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懈努力,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真情育桃李 坚守化春风
——记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张君才教授
记者在秋日的早晨如约见到了张君才教授。白衬衫,黑西裤,谦逊的品格,亲和的笑容是张教授递给记者的第一张“名片”,而在随后的交流中,张教授给了记者更多的“名片”。
张教授工作了29年,26年都是在化学与化工学院度过的,如今虽然转入管理岗了,却没有离开讲台,也时时关注着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发展。张教授回首往日时光,与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日日夜夜早已在这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深深地扎了根。或许真正扎根的远不止那三尺的讲台,更在于他那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张教授从教近三十年来,先后主讲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食品分析》、《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难度较大的课程,他一直负责带这门课,该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他主持的《关于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关于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分获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张教授还主持、参与了陕西省教改立项、我校教改立项项目多项。
张教授善于在课程中将科研中的成果,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收获分享给同学们。他向记者讲起他2004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从事访学的经历。在日本访学时,他主要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如何增强电池的可逆性,如何使电池的容量更大,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率,如何使用更稳定有效的电池材料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索。一番探究下来,他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回到学校后,张教授在教学时融会贯通,将这些科研前沿的专业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们,而这“接地气”的课题更是引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张教授坦言道:“‘化学专业’作为我们学校第一个名牌专业和第一个特色专业在教学水准上还是有相当高的要求,如何做到知识的深入浅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老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热爱教育事业”是张教授递给记者的第二张“名片”。
如果说教育事业是张君才教授的左手,那么科研工作就是他的右臂。看到张教授履历上那一串串耀眼的荣誉和成果你就会明白,在这条道路上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张教授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他是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陕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我校首届学术带头人;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创新鼓励奖1项,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先后在《Talanta》、《Analytical Bio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引文7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对于荣誉和成果背后坚持与付出的辛苦,张教授只字未提。“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本分。”记者不由得想起这句张教授常常挂在嘴上的话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说的便是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的意思。回首张教授走过的路:历任化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兼系主任,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从讲台上的教师到如今的管理岗位,无论在哪儿,张教授始终秉承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树立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不会了就学,学会了再教。张教授独特的管理办法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先做到最好,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感化别人,而并非一味说教,很多年轻教师都打心眼儿里敬佩他。“虚心进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张教授递给记者的第三张“名片”。
提起自己的学生,张教授一脸的自豪。“前几天,我以前带过课的一个在陕西师范大学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回来找我聊天,告诉我她争取到公派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她叫胡雯婷。”“这只是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个,还记得有一个学生现在已经是四川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了,当然还有很多的学生在教学一线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但我相信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一片自己的天。”爱工作,爱学生,在张教授的讲述中记者总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教学工作是一件潜移默化,无形却具有重要作用的事业,而在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要求中,张教授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张教授还告诉记者,每年自己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学生通过了考研笔试以后,回来告诉他,听取他对复试的一些建议,而他更是非常乐意帮着学生做一些自己还能做的事情。这正应了那句他总挂在嘴边的话“一定要帮助青年人成长起来”。
“年轻人还是要立足于本分,而不应该好高骛远,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张教授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对于同学的希望和寄语。同时也提出老师与同学们一样,应该守好本分,各自干好各自的事情,工作效率才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面貌才能变得更好。“爱学生,爱校园”则是张教授递给记者的第四张“名片”。
初秋的早晨,天气有些微凉,而张教授的那一张张“名片”却像春天的轻风一样,用他那颗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热爱的心,默默地为同学们服务着,为科研事业贡献着,为教育事业坚守着。(朱玲)
杏坛弘师道 芬芳满林间
——记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李峰教授
一张圆桌,四把座椅,对于李峰教授的采访,就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环境下正式开始了。初次见到李峰教授,其和蔼的笑容便感染了我们,言语间尽显长者风范。这位看似平凡的教师,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多彩世界。
殊荣满身成果丰,教学敬业方法新
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陕西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我校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陕西省高教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咸阳市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这一系列荣誉是对这位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的最好回馈。他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发表论文近30篇,从中不难发现,李峰教授善于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其教学和科研成果均丰硕喜人。
李峰教授从教以来,主要担任了我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多门教育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公共教育学》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在课堂上李老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注重与学生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并不在于你给了学生多少东西,重要的是你是否发现了学生自身的东西并帮助学生把它充分地展示出来。”优秀的教师离不开优秀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而谈到教学方法,李峰教授向记者分享了他内心的感受与想法,他说:“作为一名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至关重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有力的保证。”在谈到课堂教学工作时,李老师强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讲好课。”对此,李峰教授认为教师备课时必须体现三个字――“懂、透、化”。只有达到“化”的程度,教师才算真正备好了课,才能授课时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若、取舍随心。同时他还告诉记者:“作为老师要常反思,对一个高校教师来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就是科学研究,因此,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采访中,李教授还谈到教师的师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说:“古人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自身的言谈举止,个人形象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的,一个良好的形象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做好榜样和楷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去年12月,作为训练团队负责人,李峰教授带领一班人训练的学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取得了1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和1个优胜奖的好成绩。今年4月,该团队训练的学生,参加西北五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又取得了2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身为督导挑重担,引导示范我先行
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李峰教授还担任着一个重要角色,即我校现任教学督导组组长。李峰教授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教学督导进驻院系全面巡视诊断活动,历时两年时间,进驻全校16个院系,围绕考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试题试卷、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深入课堂听课四个方面展开巡查,该做法对于构建高校教学督导机制是一个创新举措,有效地推进了全校教学质量的规范化,同时也提升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他还积极参与设计和推行全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比如,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就是他参与倡导并在教育科学学院带头试行,帮助和指导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力量,“导师制”也作为一种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在全校广泛推广。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李教授经常深入课堂一线,通过听课、评课、示范等手段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活动全程进行指导帮助,赢得了广大青年教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李峰教授连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都说后生可畏,而对于我校的青年教师,作为长者与前辈的李峰教授表达了殷切的希望与鼓励,他说:“培养青年教师是我们的责任,作为老教师要为他们树立好榜样,把自己的经验真诚地分享给他们。”同时,李峰教授也谦虚地表示自己也要向青年教师学习,“青年教师授课也有他们的值得肯定的长处和优点,比如知识观念新颖,思维比较活跃,因此,听他们讲课对老教师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启示和收获。”他笑着说,“时代在进步,自己也应该多吸收一点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面对着温和的笑容,聆听着谦逊之语,不禁令人油然生出一种发自肺腑的敬佩之情。
心理健康常关注,悉心疏导解心结
师者,在教育学生方面,不仅是要教他们读书、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我校“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危机干预研究所”所长,在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方面,李峰教授也有着独特的方法。在采访中,记者与他分享了众多有关实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一些心得体会,讲到自己在帮助大学生排遣心理困惑过程中最为深刻的印象之时,李峰教授回忆着以往的点滴,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还清晰地记得,前几年他值班时曾连续4个多小时没有休息,为同学们进行疏导,缓解压力,排遣苦闷。当问到辛苦不辛苦时,他笑了笑,说:“只要能让同学受益,累点苦点也是值得的。”面对现如今大学生经常遇到问题的这种状况,李峰教授表达了他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大学生能够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多读书学习,静下心来多方面吸收知识,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与精神境界。”这是作为师者的他对每一位大学生最为真挚的期望。
优秀的人总是能够给别人带来优秀的影响,而李峰教授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带给他人正能量的人。李峰教授潜心教学、以德育人,在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之路上仍在坚定前行。希望他能够带动周围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受益。
(李佩佩郑慧)
用责任浇灌教学之花 用毅力打造科研成果
——记陕西省优秀教师郑敏燕教授
见到郑敏燕老师是在她的实验室里,实验室非常干净,各种仪器、物品摆放都很整齐,没有想象中那种令人难闻的味道。初见便给我们留下敏捷干练的印象,难怪她能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令人艳羡的成绩。
“有时间我就去实验室”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其实,机会还是留给努力的人的。面对陕西省优秀教师的称号,郑老师谦虚地说:“我只是觉得我的运气比较好,优秀的老师还有很多。”省级优秀教师在我校鲜有老师获得,除了运气,还需要实力。
瞩目的荣誉背后,和努力分不开。郑敏燕老师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合成及天然产物化学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她是我校女教师当中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也是我校获得发明专利最早的,有多篇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目前,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省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获咸阳市第五届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面对这些成绩,郑老师认真地说:“我非常喜欢做这个事,也愿意投入我的精力。有时间我就会来实验室,而工作的计划都是用一些零碎的时间来想好的,比如做饭的时候。”
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候,一定会以牺牲一些东西为代价。每到节假日,很多人都出去旅游了,郑老师则一直待在实验室搞研究,不停地实验、测试、检查。2012年8月,郑老师获得出国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到美国范德堡大学化学系公派访学一年,而此时,她也获得国家基金立项不久,是去深造还是做项目,权衡再三,她还是选择去深造。留学期间,她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实验方法和理念。回国后,由于国家研究课题时间比较紧急,她加班加点拼命赶时间赶进度,“为了能在期限之内结题,我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里。”说到这里郑老师陷入了沉思,仿佛又回到了那紧张奋斗的时日中。一路走来,充满艰辛,提起同在化学与化工学院既是丈夫又是工作伙伴的魏永生老师,郑老师既有欣喜又有感激,“虽然魏老师也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在家里和我一起分担家务,在工作中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发明专利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我们都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这是兴趣使然,也是共同追求梦想。
“教学改革研究可以促进教学实践”
多年从事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的工作,使郑老师在化学领域有了很多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郑老师也一直坚持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上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她还创新了问题的提问设置。
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和其他同事一起,申报了“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她负责担任主持和主讲人,对其中的课程内容设置,多媒体课件设计,课程习题库等建设内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和制作。该项目最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获陕西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郑老师认为,教学改革研究可以促进教学实践。她与同事一起申报并获得立项“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设计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得2009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还提出了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中实施项目问题驱动式教学,并运用于《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该方法的运用使学生的《有机化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在这么多成就的面前,郑老师却说:“这是我们院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院教学研究的氛围向来比较浓厚。”
“教好学生是我的职责”
郑老师常说:“教好学生是我的职责,在课堂上我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以外,还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郑老师善于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知道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和做什么样的事。实践证明,她的这些方法十分有用。
郑老师回忆起她的一个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时想要退学重新高考。郑老师知道后及时找该学生谈话并给他分析利弊。在她的劝导下,该学生最终没有退学,而是安心学习,后来坚持考自己喜欢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郑老师平时都会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有一个学生就在郑老师的鼓励下不断努力学习,还去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锻炼自己,后来这位学生还当面来向郑老师道谢。在郑老师的鼓励与激励下,近年来,她担任过班主任的两届本科生中,有20余名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其中有些学生还考上了西安交大、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提起这些学生,她十分自豪:“我对每个学生都说过鼓励的话,关键还是个人的努力。”
郑老师不仅用语言引导学生,她还以身作则,用行动为大家做表率。有一件事,让学生对这位漂亮的女老师刮目相看。汶川地震那天,郑老师正在实验楼四楼给学生上实验课,强烈的震感让她至今不能忘记,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她当机立断让所有学生赶紧往外跑,而她却冒着危险把实验室的水电全部关闭后才跑出教室。过后,同学们感动地说:“老师,您是整个实验室里最后一个出来的。”她的举动在当时的地震惊慌中鼓舞了不少同学。
有人说人类照顾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诗歌的形式,一种是科学的方式。郑敏燕老师属于后者,她在化学领域取得的成绩是她对化学这门学科喜欢的一种方式。我们期待她日后能取得更多更优秀的成果。(唐建春)
青灯黄卷来相伴 此心安处是吾乡
——记科研新星傅美蓉博士
一见面,记者问起近期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什么感受时,傅美蓉老师扶了扶眼镜说:“喜悦是短暂的,可能也就几分钟吧,随后就是一种压力,想着要如何把这个项目做好。不过,这次比获教育部项目时理智多了。”谈及前年获准教育部项目立项时,她脸上现出凝重的神色,“刚立项的那一个月,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就在那段时间我白了不少头发。”对年轻教师来说,连续获得两个大项目,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虽然年轻,但坚毅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成长与成功的故事。
“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拒绝成长。”这是傅老师的口头禅。在十年中,傅老师既经历了成长,也收获了成功。自2002年上研以来,傅老师一直致力于性别文化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均为性别研究方向,近年来更是将性别研究与博物馆文化相对接,她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博物馆场域下的性别表征、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研究”、教育部项目“公共空间与性别政治:博物馆的性别表征”均与此有关。此外,她还主持厅级、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近20篇。“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长久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尤其是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傅老师这样向记者介绍她的制胜法宝。虽然已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面对记者的采访,傅老师谦虚地说:“我们学院不少老师在科研上都做得比我好,比我扎实,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才有了今天的收获。”
良好的科研氛围成就了傅老师,但自身的坚持更为重要。“从今年九月开始,我要求自己每天写500字,如果哪天没完成,后面就得补上。只有坚持下去,教育部项目明年才能结项嘛。”在傅老师身上,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于科研工作的热忱,她说:“做科研跟绣十字绣一样,都需要坚持。”她笑了笑,接着说:“一针一线也好,一纸一笔也好,其实都是在跟时间对抗。”不上课的时间看书、思考、写字,在傅老师看来,都是一种与时间的对抗。白天的生活节奏是紧张的,只有晚上世界才能安静下来,因此傅老师习惯于晚上工作,经常坚持工作到十二点,有时也会到凌晨一两点。自从中了教育部项目,傅老师又回到了青灯黄卷相伴的攻读生活,没有节假日已是家常便饭。在刚过去的中秋节晚上,傅老师还熬到凌晨坚持写了两千多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傅老师相信只要目标明确,坚定前行,潜心做学术,最终都会拥有自己的一方乐土。透过傅老师的脸庞,仿佛可以看到她深夜伏案起笔的样子,安静平和的夜晚中伴随她的是哒哒的钟表声……“做科研挺折磨人的,不过,经历过那些煎熬,自己也成长了很多。”傅老师理了理头发说。
“身为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梦想,一种荣耀;教书育人是我一辈子的事业。”谈及教学时,傅老师告诉我们:“我比较注重跟学生的精神交流,师生关系的纯洁正是在于其精神性。尊重是相互的,老师也要尊重学生,把他们看成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傅老师教授过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概论、20世纪西方文学、中西文学比较、文学概论、大学语文等课程。刚来学校时,她们教研室老师的课她都听过,尤其是董新祥老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经验方法,再总结提升,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每学期排课的时候,她从来不搞特殊,安排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即使是在读博士那几年时间,她依然坚持上课。“上课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成长,所以我从不拒绝上新课。”从傅老师的谈吐中,可以窥见她对工作的思考以及务实求学的态度。作为青年教师,傅老师能够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是难能可贵的,她也用她的自信、乐观和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此心安处是吾乡,留下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坚守。作为一位外乡人,十年来,她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学校。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良好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傅老师慢慢地爱上了这所学校,爱上了这座城市,并把这所城市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聊起生活方面,傅老师缓缓说道:“生活简单就好,我不太注重物质方面,有时间就喜欢陪陪父母和孩子。”傅老师平时喜欢锻炼身体,每天坚持散步,常常会和朋友一起喝茶。“该工作时好好工作,该放松时好好放松。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我比较注重打理自己的心情,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有垃圾情绪。”默默耕耘十余载,留下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粉笔无言写春秋的青春。“作为一个家在湖北的外乡人,选择留在咸阳,扎根在师院,我愿与学校共同成长,见证它的发展,相信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十年的年轮可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十年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把最美的年华用来奋斗,成功的果实会伴着青春的韵香,活力的光芒也会感染他人。不懈的奋斗,简单的生活,平和的心态,这是一种朴实的生活的美,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用汗水载着青春的梦想,一路欣赏,一路前行,在心灵向往的地方播种开花,也祝愿傅老师生长的枝头始终伸向有阳光、有希望的方向。
(刘朝霞鲍少飞)
我校获批多项2015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本报讯 近期,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质量工程项目,我校获批多项,其中,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1项,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项,2015年度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2015年第九届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2015年陕西高校高等继续教育特色专业1个,获批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
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
序号
|
负责院(系)
|
课 程
|
课程负责人
|
备 注
|
1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分析化学
|
刘 静
|
新建
|
2
|
商学院
|
政治经济学
|
罗利丽
|
升级改造
|
3
|
政治与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曹 勇
|
升级改造
|
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1项
负责院(系)
|
中心名称
|
学科类别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大学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其它类
|
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项
负责院(系)
|
实验区名称
|
负责人
|
信息工程学院
|
“3 1”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宋笑雪
|
2015年度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
教材名称
|
主编姓名
|
主编单位
|
出版社
|
学前教育学
|
贾玉霞、姬建锋
|
咸阳师范学院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2015年获第九届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
院(系)
|
姓 名
|
职 称
|
教育科学学院
|
李 峰
|
教 授
|
2015年陕西高校高等继续教育特色专业1个
学校
|
专业名称
|
负责人
|
学历层次
|
咸阳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
|
姬建锋
|
高起本
|
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参与人
|
参与人
|
参与人
|
参与人
|
1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陕西高校为例
|
王长顺
|
陈春莉
|
习觅哲
|
王一涛
|
祝婕
|
2
|
校地合作构建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王智杰
|
邓国栋
|
杨建虎
|
徐淑坤
|
张永亮
|
3
|
师范院校青年教师教育者课程力提升研究
|
贾玉霞
|
张勇
|
马莹
|
田虎
|
毛红芳
|
4
|
高等继续教育学前教育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姬建锋
|
贾玉霞
|
田虎
|
王玉萍
|
钱海娟
|
(教务处供稿)
科研捷报
我校获批2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报讯 近期,我校获批2项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赵海琴副教授申报的题为“周期环境下时滞格微分方程的动力学研究”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号:11501482),资助经费18万元;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张艳邦博士申报的题为“基于视觉特性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号:61501388),资助经费19万元。
我校批38项省部级项目、厅局级项目
本报讯 近期,我校获批10项2015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共15万元。白凤娇“基于GDP构成视角的陕西省经济结构新常态研究”(项目编号:2015D036)、郁鹏“‘十三五’期间陕西区域发展前瞻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D061)、宫敏燕“多元化视域下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G007)、王颜“隋唐时期西北地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15H013)、王红“汉译佛经故事主题类型索引及研究”(项目编号:2015J006)、李世忠“意识形态视野下的南宋词审美抒情研究”(项目编号:2015J011)、于丽“陕北秧歌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J044)、段永升“唐代咏关中诗研究”(项目编号:2015J045)、杨静“基于汉唐服饰文化的陕西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5J069)、赵海霞“《秦疆治略》点校”(项目编号:2015S004),每项各资助1.5万元。
此外,我校还获批28项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经费共41万元。(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供稿)
获奖证书图片
201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评审结果
|
1
|
校地合作构建书法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王智杰 崔伟刚 杨建虎徐淑坤 张永亮
|
美术学院
于右任书法学院
|
特等奖
|
2
|
地方本科院校面向行业培养材料化学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
黄怡张君才 范广于占江 黄四平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特等奖
|
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协同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刘先进 王俊涛 曹 勇吕广利 夏涛
|
政治与管理学院
|
特等奖
|
4
|
基于“有效教学,需求导向”提升物理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王明军 张辉 华雪霞 马晴 史亚亚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5
|
基于倒推路径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宗领 毛红芳 赵建堂王智杰刘先进
|
教务处
|
一等奖
|
6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长顺 陈春莉 习觅哲 祝婕 吴莉
|
国际交流学院
|
一等奖
|
7
|
E—learning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
李晓霞 贾玉霞 何建武 侯冬青 高阳
|
教育科学学院
|
二等奖
|
8
|
基于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效
|
赵婉莉 陈进封 黄永亮张学新 张莎莎
|
外国语学院
|
二等奖
|
9
|
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设计软件教学改革之实效
|
王锐明 姬静 朱小娟
|
设计学院
|
二等奖
|
10
|
中文专业低年级学生应用技能提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袁方 王效峰 李勇 袁文平 赵星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二等奖
|
图片新闻
9月10日下午,我校为应征入伍的35名在校大学生举行了欢送仪式。党委副书记李宗领在仪式上致辞,党委书记刘彬、校长方明为入伍大学生赠送了纪念品。这次应征入伍的35名学生中,男青年30人,女青年5人。此项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共有86名在校大学生报名,经过网审、体检、政审、心理测试等环节,最终有35名在校大学生光荣入伍。
(武装部供稿)
校园短波
▲9月16日上午,我校对2015级新生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
▲近日,在2015年陕西省“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选送的参赛作品《把安宁还给可可西里》获得大赛二等奖、《西去列车的窗口》获得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龚晨曦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我校获“最佳组织单位奖”。
▲9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郝立新教授在一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文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及其重建》的专题报告。
▲9月22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儿童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标准》的学术报告。
▲近日,省教育厅授予我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培训学院武建虎、教育科学学院安振平两位同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近期,我校文学与传播学院王渭清教授应邀参加2015日本·福冈文学地理学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并提交了在其主持的《咸阳日报·诗说咸阳》系列文章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论文《中国古代咸阳著名文学地理景观述略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论文并大会宣读。
▲近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发布了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录取结果。我校体育系张宝强博士的论文《宋代有无冰嬉考》、郭可雷博士的论文《论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被大会录用为专题报告,孙晓娟博士的论文《运动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的研究》被大会录用为墙报交流。
▲近期,我校教师、城市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李冠杰博士后受邀做客咸阳电视台一套《法治聚焦》栏目,就“拐的”现象及“拐的”治理问题,结合咸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进行了精彩点评。
▲近期,我校陈小龙教授参加了世界田联2015年田径世锦赛的检查裁判工作。
▲近日,我校体育系教师乔鹏受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选派,参加了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羽毛球项目资格赛的裁判工作,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裁判员”称号。
▲近日,我校附中被渭城区委、渭城区人民政府评为“2014—2015学年度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刘燕老师被评为“渭城区优秀教师”。
▲近日,我校附中初中代表队参加了渭城区中小学第二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荣获团体第一名,杜春侠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其中,张畅恩、汤艾悦两名同学荣获一等奖,王晨雨同学荣获二等奖,王浦因同学荣获三等奖。
2015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同时获“教学新秀”荣誉称号):
吴师伟(教育科学学院)
朱佳楠(商学院)
张小青(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袁小夏(音乐学院)
二等奖:
李 妮(政治与管理学院)
宁江英(历史文化学院)
崔 萍(文学与传播学院)
赵书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王 维(信息工程学院)
薛海涛(体育系)
徐淑坤(美术学院)
三等奖:
祝 婕(国际交流学院)
刘 萍(外国语学院)
李 潇(外国语学院)
姜 娟(化学与化工学院)
廖世芳(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张亚娟(设计学院)
周雨龙(体育系)
“信仰·行动·美”摄影大赛
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摄影作品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校园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近日,由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党委学工部、团委主办的“信仰·行动·美”摄影大赛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摄影作品,该活动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旨在通过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的摄影作品,更好地宣传、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品征集时间为9月18日—11月18日,作品可发送至767994663@qq.com,联系人为郑文轩、刘向东,联系电话:029-33720969。
校园风采
“八音”咏心志 毕原响正声
——记我校音乐学院“八音”萨克斯管乐团
金风送爽,橙黄橘绿,初秋的精灵以它饱含风情和韵味的喜悦,奏响了一首充满希望的协奏曲。清晨的校园里传来的阵阵管弦之音,或清脆,或悠扬,宛如一些轻盈的精灵带着人的思绪随处飞舞。凤箫鸾管,锦瑟齐鸣。“八音”乐团这支独树一帜的音乐文化乐队,以精湛的表演和大气沉稳的台风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校园中充满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
音始源韵:独树一帜的“八音”乐团
《尚书·尧典》中写:“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八音”是音乐中的最高境界,是音韵和谐的最高体现,而音乐学院院长王刚教授为这支乐团起名为“八音”乐团也正源于此。“八音克谐”,是指不同材质、不同脾性、不同音色的八类乐器在一起,能够演奏和谐,配合完美。这种音乐上的协调统一,正是和谐精神的体现;而“和”的思想,也是“八音”乐团保证高水准演出的必备条件。
“八音”乐团,是我校音乐学院精心打造的独具特色的萨克斯管乐团。这支队伍成立于2014年5月,现有成员50余人,大多是我校音乐学专业的各年级学生。短短一年时间里,乐团一周三次定期集训、定期汇演,已经熟练掌握了中外30余首曲目,并在学校的“运动会”、“校园文化节”等大型活动中亮相,部分学生骨干还参加了学校赴泾阳、旬邑的基层文化演出,成为师院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谈起“八音”乐团,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冰脸上满是笑意:“这个乐团的组建,既是教学的延伸,也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为我们学院的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进一步浓厚了我院的学风,也让更多的学生坚定了专业信念。”
在一路前进的过程中,这支乐团始终坚持以高雅艺术文化促进优秀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秀校园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建设。除了出席校园内的大型汇演活动,还会走出校门在各地进行表演。为了使大众们能够更好地领略高雅艺术的独特韵味,“八音”乐团在表演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一味表演艰涩难懂的小众乐曲,而是注重将通俗流行乐曲与中西方乐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乐团每次演奏《亮剑》插曲都能引起轰动,看来流行乐对大家的触动更大”。乐团成员们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八音”乐团利用全新的西洋乐器做了传统文化的发声者。音乐学院1203班担任着“八音”乐团次中音萨克斯声部长的刘浩同学告诉记者:“‘八音’乐团是以萨克斯演奏为主,用萨克斯带其他乐器的演奏方式训练表演的,这是‘八音’乐团的最大亮点。”优美的萨克斯细腻委婉、清新悠扬、音色优美、饱满圆润,低音深沉而平静,高音清澈而透明;浪漫旋律,随风而至,给人以如痴如醉的美的享受,刘浩微闭着眼,仿佛沉醉在音乐中一样。
做有特色、有水准、有影响力的乐队一直是“八音”乐团最底线的自我要求,也正是这份严格的自我坚守使这支乐队在求实创新的音乐道路上一路前进,一路辉煌。
锦瑟齐鸣:乐队的“和”与音乐的“谐”
一场精彩的演出只有音韵和谐动人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而精诚合作、团结友善的团队精神则是“八音”乐团不断前行和快速成长的法宝。“八音”乐团以我校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沙勇老师为指导,自建立后出现于我校大型活动,包括“校园运动会”、“开学典礼”、“校园文化艺术节”……赢得了众多师生的的好评。随着演奏水平的日益提高,乐团不仅在校内的演出活动频繁,而且尝试着“走出校园,接接地气”,去校外练胆子、长见识。文林广场、统一广场、儿童福利院,一次次的公益演出,让同学们“锻造了团队,接了地气”,也真正地把自己的音乐和群众生活联系起来。谈起对出校门演出的感受,沙老师和同学们大为感概:“我们在学校对音乐的理解,还是要在基层的实践中、在与群众的交流中深化、调整。”正是一次次的亮相,让这些血气方刚的少年在音乐的和谐中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和谐的重要性。音乐学院1402班的王逸文感慨地说道:“音乐能带给我心灵的宁静,它对我来说,是我通往梦想的道路时休憩的一片忘忧森林。我希望‘八音’萨克斯乐团更加壮大辉煌,团体合作意识越来越强。也希望团队在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时,会被更多的观众认可。”乐团走出校门的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近期,《咸阳日报》、西部网等媒体也用“高雅文化接地气”为题,对“八音”乐团作了专题报道。
作为全省高校音乐专业的一支新军,在奔向成功的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乐团中大部分同学对萨克斯几乎都是“零基础”,所以需要专业老师从头开始教,而这些成员们则自发组织每天坚持训练,一有空闲便集训。音乐学院1304班的荣承凯告诉我们,乐团演奏能力的提升,是要成员们在无数次的排练与磨合中找到演奏感觉的。不仅要加强一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不断结合实践去训练。由于团员水平不一,所以高年级的要经常帮助低年级的,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使这个团体更一步步成长起来。
“八音”乐团团长薛晨也说道:“我们在开始训练时,配合不默契、意见不和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通过长期的磨合,大家开始学会通过良好的沟通来使表演更加精彩,表演中很多精彩的小细节都是在大家不断的探讨中想出来的。”成长中的团结、包容、合作是这群与音乐共同成长的少年们体会到的最深刻的道理。
余音绕“梁”:通俗文化与高雅艺术对接的使者
一年来,“八音”乐团师生们齐心协力打造出的这支独具特色的乐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扶持。音乐学院从激励政策、环境硬件、演出平台等方面,为师生们的专业艺术实训提供了保障。近期,学校更是花费30多万元,为乐团配置了仪器设备,让乐团如虎添翼。
“我们的‘八音’乐团目前是全省最大的专业萨克斯管乐团,下一步,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要争取成为全国高校一流的萨克斯乐团,还要在此基础上参加国内外管乐节比赛,尽早孵化师范学院的交响乐团。”沙勇老师对乐团的前景充满信心。在未来的发展中音乐学院将以八音萨克斯乐团为班底,为日后打造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大学生管乐团做基础,与此同时也将逐渐打造声部均衡、配器和谐、编制完整、更具特色的管乐团体。更值得一提的是坚持器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乐队专业技能,为他们成为连接观众与艺术的使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当代的音乐教育者,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音乐文化价值观,要把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审美共性对接起来。专业艺术不能孤芳自赏,高校人更不能封闭在小圈子里。因此,强化技能、服务公共,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八音’乐团坚持校内、校外结合,走出校门的艺术实践也是我们理解和对接公共艺术、公共文化的一个范例”,音乐学院院长王刚教授谈到。而“八音”乐团身体力行,不负使命,不断通过自我探索与提高发展成为了一个有水准、有思想、有特色的艺术乐团,以专业的艺术修养服务大众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公共文化,让艺术气息感染到更多热爱艺术的人。
这个年轻的乐团用一个饱涵意蕴的名字,一串孜孜以求的脚步,一份义不容辞的使命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精妙动听的乐曲。而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对音乐文化的独特见解更是完美地诠释了音乐文化当中的音韵之美。“八音”奏雅乐,钧天响正声,记者衷心地祝愿这个乐团在这条音乐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更坚定、更辉煌。(朱玲魏凤梅鲍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