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期2-3版
发布日期:2016-05-03   点击数:

二版 综 合

永不褪色的青春岁月 难以忘怀的时代之歌

——纪念时代社团成立十周年

陈 飞

毕原上的花开过了一重又一重,渭河里的水流走了一波又一波,弹指一挥间,时代社团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

记得十年前,我们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师院的沃土上洒下了“时代”的种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团在帝都咸阳诞生。社团是青年人的舞台和阵地,是使人成长进步的地方。时代社团通过创办《学风报》,举办校园学术沙龙、“校园之星”形象大使赛、校园作文大赛等活动,给年轻人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人生在青春中留下了记忆,让青春在“时代”中绽放了光彩。十年来,时代社团培养了很多人才,考上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数十人,考上国家和省级公务员二十余人,在高校、媒体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数十人,在商界、文化界也涌现出了陕西华伟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华、中国美术家富豪榜创始人蔺宇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隶书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敏露、兴平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王宇等一批优秀人才。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有梦想的社团。李世民《帝范》:“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青春是需要有梦想的,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2005年刚入学的一群年轻人,没来得及欣赏校园的美景,没时间去享受大学的悠闲,出于共同的理想和志趣,大家聚集在一起,开始谋划创立新的社团。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很希望能够开阔视野、提升自我,在当时中文系李伟教授、政法系牛士敏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决定创建一个以“公关、公务、文秘”为主要特色,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时代精英”为宗旨,树立新学风、引领新思潮的时代社团。创建社团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靠着一股青春的韧劲,克服了各方面压力,主动和宣传部、学生处、中文系、校团委做了多次沟通协调,在系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对社团章程进行了数次修改,最终得到了学校的批准。大一新生创办社团是一个梦想,但是爱做梦的时代人实现了这个梦想。历届时代人坚守梦想,发奋努力,实现了从政梦、从军梦、从警梦、从商梦、从教梦、从文梦、从艺梦,为共圆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爱学习的社团。许名奎《劝忍百箴》:“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世界上任何事的成功都离不开学习,坚持学习是取得进步的法宝。大学是一个积学储宝的阶段,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和第一要务。时代社团以开学校之新学风为使命,创办了特色刊物《学风报》,开设了读书漂流栏目,向全校学生介绍新书好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思潮、新动态、新理念,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时代人身体力行,关注时政,勤奋读书,《求是》《红旗文稿》《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刊物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许多著名大学的学报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我们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思想也逐渐变得成熟了,这对于我们日后的考研和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时代社团的学习理念深刻影响了时代成员,社团第二任社长王旭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毕业生,考取了南开大学研究生;社团骨干庄卉洁也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现正在清华大学读博士。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我在学校时最喜欢去的两个地方是图书馆和教授们的家,当时的学校图书馆虽然小,但却是我生命中的天堂,很多对我思想产生冲击的书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阅读的,很多有创新性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师院的恩师们启发的,向书本汲取智慧、向长者请教经验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师院的四年奠定了人生关键的一步,影响一生的成长和进步。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重实践的社团。朱熹《朱子语类》:“?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理论学习了之后,只有去实践才会感受更深刻、领会更透彻。大学生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时代社团始终把实践作为立社之本,社团的创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懂得了怎样去构思谋划,怎样去宣传动员,怎样去沟通协调,怎样去撰写文案,这对于一群大一新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正是这种挑战提升了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了最基本的处世之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脑瓜子、笔杆子、嘴皮子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三大法宝,重点围绕这“三子”去策划开展活动,有意识地去锻炼社团成员的思考、写作和演说能力。创社初期为了宣传社团,我们走遍了全校十二个系进行宣讲,让各个系辅导员帮助推荐大一优秀人才,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演说能力,更坚定了办好社团的信心。我们社团举办的“校园之星”形象大使赛,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很多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的才艺展现了出来,迈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舞台,彰显了师院青年的精神风貌,这个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被学校评为学生特色活动二等奖。大学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我们是学生必须抓好学习,但更要清醒地明白我们马上要走向社会,更要为未来做好准备。社团就是社会实践和锻炼自我的很好平台,为学生践行知行合一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时代社团第四任社长马秀艳在抓好学习的同时,十分注重社会实践,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担任过文传院社联主席,考取了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师大工作。时代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时代人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还了学校一片精彩。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常为新的社团。《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大学时代是一个最有理想、最富激情、最有创造性的时期,我们创社之初之所以选择“时代”作为社名,就是因为“时代”就像泉水一样永远是新的,一股股的流水不断地推动着她向前去,与时俱进是我们永恒的灵魂和特质。时代社团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从创立到现在一直在创新和发展,我们的成员来自天南海北,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格融合在了一起,给社团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的社团踏着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前进,现在社团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九零后手中,他们敢想敢做敢拼,特别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一群学弟学妹们给社团注入了新的元素,使社团更富青春和活力。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时代的力量,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最常为新的群体,一届又一届的时代人都是社团的新鲜血液,希望大家能够用青春书写好时代的美丽华章,更点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时代社团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校这块肥沃的土壤。咸阳师范学院是一个好学校,她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时代人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起来的,没有学校阳光雨露的滋润不会有时代社团的今天。我在中央民族大学读研期间,担任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吟诵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与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高校都有过交往,这些名校都各有优点,但我内心始终深爱着我的母校咸阳师范学院,她的包容自由博爱深深影响着我。我身边有部分同学有名校情结,甚至因在普通院校就读感到自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英雄不问出处,人生的成功所就读的学校是有助推作用,但也要靠个人的努力,清华大学博士李大伟、复旦大学博士焦佩锋、中国科学院博士马慧敏、中国社科院博士许华卿,这些都是近年来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都是在学校的良好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并以此为基点跃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我们能够在咸阳师范学院读书是人生的幸运,作为学生应该做的也是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和条件,不断地充实自我,使自己更富智慧、更加理性、更有内涵,为走向社会踩实重要一步、做好充分准备。

北蟒苍苍,渭水泱泱,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咸阳求学的时代学子们,希望你们能够坚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做时代弄潮儿。执着追求,百折不挠,愿当师院登峰人”的社训,勤奋学习,努力实践,超越自我,学有所成,早负鼎重,成于天下。衷心祝愿学弟学妹学业有成、前程似锦!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作者系时代社团首届社长,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2005级文秘教育专业学生,现工作于大庆市委政策研究室。)

点赞师院

春天的呼唤:逃离“手机监狱” 拥抱美好生活

——记我校体育学院“逃离‘手机监狱’,舞出自我”演出活动

绿柳抽新,百花娇媚,春日的美景彰显着蓬勃的生机。在这到处都是迷人风景的时节,我校体育学院的同学们可没有闲下来,为了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主办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三走”(走下网络,走进操场,走出宿舍)的政策。近日,他们在学校学馨苑广场精心筹备了一场与“春”共舞的盛会——“逃离‘手机监狱’,舞出自我”的大型演出活动,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活动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同学们的“芳心”。

听,是谁在用舞步诉说那春花烂漫的动人故事?在华尔兹悠扬的旋律中,台上的女舞者袭一身蓝色露背长裙,男舞者着黑色修身舞服,他们在三月的阳光下似起舞的精灵一般轻盈跃动,跳出一抹蓝色的娇媚、黑色的优雅。轻步曼舞像燕子伏巢,疾飞高翔像鹊鸟夜惊。美丽的舞姿闲婉柔靡,机敏的旋转体轻如风。在佳人美景和谐一体的现场,除了拿出手机拍照,现场少有人还在做低头一族。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体育舞蹈对跳舞双方的默契要求是极高的,所以需要彼此不断沟通磨合才能达到表演的最佳效果。而这种艺术与运动相结合的形式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凝聚了双方深厚的感情。比起冷冰冰的手机社交,舞蹈富有激情,充满活力,能让同学们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这个活动举办得太好了,我们就应该逃离手机‘监狱’,多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去提升个人技能,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意义无限的事情。”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502班的乔雪情同学参加完活动热情地告诉记者。

整个活动以“放下手机、走出宿舍、让我们一起跳一跳”为主题,用新颖的形式引导同学们放下手机,积极融入到生活和艺术的美当中。的确,生活的美不是通过那一块小小的电子屏幕就能体验到,绿树、鲜花、鸟鸣、阳光是美的,诗歌、舞蹈、音乐、科学也是美的,但是只有放下手机,用心去感受才会领略它们的美。

那么这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活动是如何诞生的呢?作为这次活动的总负责人——来自我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张黎明同学是最有发言权的。很多同学都深有感触,手机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却也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隔阂。虽然很多同学在微信、论坛等聊天软件上聊得热火朝天,现实中却口舌笨拙,导致正常的社交都成了问题,不知所措只好再次低头拿起手机。正是基于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深刻思考,他们才悉心筹办了这次别开生面的大型表演活动。他诚恳地表示:“体育生都会有一种感觉,运动包括体育舞蹈其实都是一种摆脱手机依赖心理很好的方法。”他希望这次活动能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的校园生活不是只能每天花费数小时投入在手机里的世界,希望帮助那些在“手机监狱”里的同学们打破束缚,拥抱我们有诗有画、有舞有乐的美好生活。

如果说这次活动对于全校同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同学们正确处理与手机的“亲密”关系的话,那么对于体育学院的同学们而言,更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真实的面对面交流比手机交流的方式更加真实和厚重一些。这次活动的举办也为体育学院学生从大一到研二的“五级”相逢提供了平台,已经毕业的同学纷纷应邀从各地赶来观看学弟学妹们的表演,为他们助威和加油。体育学院学生会主席田满园同学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他深情地感慨道:“能把我们召唤到一起的不是捧在手里的手机,而是源于我们同一个专业和热爱体育的深情啊。”手机不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他人的唯一选择,敞开心扉,真诚的沟通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精彩与陪伴。

欣赏完此次表演,体育学院的黄老师对这次活动的主题和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她表示此次活动很好地响应了“三走”政策,启发同学们对手机依赖问题进行反思,从而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彰显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一次很有意义和创新性的校园活动。

屏幕里的世界大了,真实的世界却小了。如果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沉迷于手机世界的危害,又怎能更好地感受这个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如诗如画的春天已翩然而至,为我们送来鲜花和绿意的呼唤,放下手机,张开双手拥抱美好的生活吧。和朋友来一次踏青,或是跳一支热烈的舞蹈,或是来一次挥汗如雨的快跑,让美好从行动开始。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摆脱手机的束缚,侧耳聆听春天的呼唤吧!

(闫玮喆 朱玲 高珊 谭佳瑞 沈佩文)

我校集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三月份,校团委在全校青年学生中号召广泛开展“传承志愿精神、砥砺美丽青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各二级学院团委志愿者分队、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各级团学组织积极策划实施雷锋精神宣传、送温暖献爱心、扶弱助贫、校园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内外掀起热烈的“学雷锋”活动热潮。

成立二级学院志愿者服务分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成长的平台。34,我校举行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暨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授旗仪式,700名青年志愿者参会,校党委副书记李宗领为各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旗,拉开了我校志愿服务月活动的序幕。

组织多次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校内外环境。在校内,文学与传播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学院等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分队在校内开展清扫校园活动,他们分片包干,对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东西家属区进行了彻底的清扫,使学校的“门面”焕然一新,为广大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计算机学院、体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等学院还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开展“志愿维修,E路有你”义务维修师生电脑、电器以及“陪伴是最长情的孝行”等一系列的尊老爱幼活动。在校外,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到咸阳市渭城区抗战路、凤凰广场、火车站等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志愿者服务活动,用自己的热情和微笑为咸阳市的文明建设增添一抹亮彩;音乐学院志愿者还在咸阳湖景区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环保服务活动,为咸阳市筑牢创文成果助力;同时我校政治与社会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美术学院等青年志愿者还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助残助弱、扶贫帮困,为下岗工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开展“送温暖”等活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青年学生成长成材。我校各团学组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活动月相结合,组织广大学子紧密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音乐学院开展了“善爱暖三月,践行雷锋梦”主题签名活动、美术学院开展了宣传雷锋精神绘画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开展“温情暖夕阳,雷锋驻我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创建文明校园”演讲比赛等主题团日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营造出学习雷锋的浓厚氛围,推动积极向上学风建设。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在3月份集中开展,在全年常态化实施。各团学组织在三月份共组织志愿活动40余次,参与志愿者达3200余人,活动紧密结合我校内涵建设、提升层次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了共青团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了我校志愿服务行动向纵深发展。

(校团委 供稿)

我校2016年度大学生羽毛球团体赛落下帷幕

本报讯322-29日,由我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体育学院、学工部和团委联合承办的“2016年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在校体育训练馆二楼羽毛球馆进行。全校16支代表队、168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经过26场激烈角逐,甲组(非体育专业)第一名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得,文学与传播学院和设计学院分获二、三名,乙组第一名由体育学院2012级获得。我校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刘伟,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马文钰,体育学院副院长张宝强为获奖团体和个人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本次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准备充分,组织规范,为同学们提供了切磋球技、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比赛,也增进了各学院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展示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体育学院 供稿)

校园短波

326-28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顺利组织完成了2016年春季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全校共4181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计算机等级考试。

314-16日,由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主办的我校第三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顺利举行。

326日至31日,由陕西省大学在线主办,我校团委承办的“大学悦读,阅读大学”陕西大学生在线图书漂流活动在学馨苑广场举行。

314日,我校举办了知识产权工作专题辅导报告会,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连业应邀来校作专题报告。

317日,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胜高教授来校作了题为“国学与心性修为”的学术报告。

321日,应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翟文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素数的故事”的精彩报告。

316日,经济信息管理博士、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我校兼职教授张永民作了题为“慕课引发全球教育大变革”的报告。

323日,我校召开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陕西省第三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员李晔博士、西北工业大学优秀辅导员赵超老师应邀与我校全体辅导员交流工作经验。

331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望贤书学会会长、著名书法家李成海先生一行五人来到我校,参观了我校于右任书法学院学生寒假作业展。

331日至41日,意大利著名钢琴家乔万尼·维塔莱蒂先生来校,为音乐学院钢琴教师举办钢琴大师班。本次大师班教学活动由我校人事处、音乐学院主办。

328日,我校举办乔布简历特训公益讲座,讲座邀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简历大赛组委会委员、评委、特聘讲师董德北主讲。

▲近日,我校文学与传播学院组织20余名师生参加了咸阳市文联、咸阳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创作座谈及大学师生联谊会”,同应邀出席会议的著名作家高建群、王海先生及董信义等多名咸阳地方作家座谈联谊,深入交流探讨当前文学创作与批评、校地合作创新等事宜。

328日,从渭城区教育工作暨“双高双普”推进会会议传来喜讯,我校附中荣获“2015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日前,我校附中被渭城区文体事业局授予“咸阳市渭城区青少年射箭培训基地”。

▲近日,中共咸阳市渭城区委、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政府、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武装部召开2015年度武装工作会议。我校武装部被评为先进基层武装部,武装部张宏同志受到表彰。

▲近日,我校美术学院辅导员王晶在陕西省高教工委举办的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化学与化工学院辅导员高于涵获得优秀奖。

44日,我校附中学生帮拾荒老人推车上坡,这一幕被路人拍下并上传微博后,立即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转发点赞。

 

三版 理论·视野

读思录之四

“震旦流传此导师”(二)

——管窥严复

李道尧

(二)

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终因康梁协光绪于戊戌年间的轻率运作而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别的且不说,单是光绪那于百日之内连续颁布一百多道变法政令之举,即使没有慈禧为首的保守派之激烈反弹,也足以让拥护变法者方寸大乱、手足无措。严复对此虽无直接的道义责任,却也因名列“新党”而为反弹后的朝廷摈弃不用。可贵的是,严复虽然痛心于“求治翻为罪”,却并未因此放弃昔日主张而中止现实努力。此后的八九年里,严复避地上海,以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生为此国之人,即有为国尽力之天职”的胸怀,继续践行他的维新改革、富国利民事业。其中可圈可点者约有二端:

其一是继1896年译述赫胥黎的《天演论》之后,他又连续译述了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898)、穆勒·约翰的《群己权界论》(1899)以及《名学》(1903)、亚当·斯密的《原富》(1900)、甄克斯的《社会通铨》(1903)、孟德斯鸠的《法意》(1906)、耶方斯的《名学浅说》(1908)等西方社会科学名著,时号“八大译”。其内容涉及西方新兴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诸领域。严复之所以为此费如许心力,意在弥补中国学术缺失,祛弊揭翳、纠正当时中国知识界只知西洋有科学技术而不知有其余的陋见,打开知识分子眼界,为中华复兴培育和储备通达时务人才。“八大译”之出现,对于当时中国知识层来说,其意义正如桐城派古文大家吴汝伦所指出的,具有“初凿鸿蒙”之功效。

其二,在殚心译述为中国知识阶层提供精神营养和思想武器的同时,严复又竭力鼓吹教育救国,堪称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的先驱和发明者。当科举制尚存时,他疾呼废科举、开新学;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他又关注新学堂的课程设置和学风建设,强调发挥教育的“癒愚”“疗贫”“起弱”功能。究之于此举用心,仍在于提升普通国民素质,为中国深度改革预做准备。1905年,严复在英国伦敦面见孙中山时,把这层意思说得很清楚:“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对于严复此见,孙中山无由否定,只好应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执行家固然与思想家有区别,然而执行家据何执行?执行成功之后又将如何?终究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不好妄猜孙中山当时的内心,但从他后来的以“国民革命”相号召,民国既建之后又以“民生”“民治”“民权”的“三民主义”为国策,不难想见作为思想家严复的“利民”主张之历史影响及其现代价值。

(三)

进入民国时代之后,严复虽然视康梁为导致满清垮台的“罪魁”“祸首”——他认为清廷灭亡的原因,先则因康梁对于变法之过于激进,继则因满清权贵对于立宪之自为消极,“二者合而大乱遂为不得不成之势。”至于辛亥革命,不过推波助澜而已——也确曾像康有为一样对“共和”体制屡有訾言,但他并未因此成为康有为似的保皇复辟分子,而是以思想家的哲思和敏锐,清醒地看到:清室既倒,断无再兴之理,“若可再兴,则辛亥必不失国。”嗣后的许多年里,严复虽然被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等历届政府视为“国士”,笼络有加,但却能特立独行,不为随俗,不断地反思既往,接纳新知,修正己见,苦觅新的救国之术。其间所发国是见解,多据实直言,痛加针砭,绝无媚态,尤其是对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的利弊审视,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优劣判断,较之于他在前清时代的不免偏执肤浅,显得更趋于理性与成熟,即令今日读者观之,亦不能不叹其作为思想家的卓识远见。

毋庸否认,晚年的严复确有“尊孔读经”的反复申论。我们的历史教材大约就是据此将他与康有为等人一起定格为“开历史倒车”的封建余孽。然而检阅严复的相关议论,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尊孔读经说”与康有为意在保皇复辟的“尊孔读经”有质的区别。严复之所以有此号召,绝非思想倒退而抱残守缺,而是对中西文化长期体察反思之结果,其中蕴含着他的融合中西、择优去弊、以图救国利民的深刻用心。用他的话说,那是因为自己“亲见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欧人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而“究观哲理,以为耐久无弊,尚是孔子之书。《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如此比考外典而不盲目、坚守国本而不封闭的器识,岂是所谓抱残守缺的封建余孽所能具有?

囿于时代局限,晚年严复常自苦于救国无术而浩叹连连。难能可贵的是,即使看不到来路,他也绝不主“消极主义”。他提醒读书人:“世事朝局,所以败坏不可收拾如今日者,正坐吾辈自名读书明理,而纯用消极主义,一听无数纤儿撞破家居之故。”所以,在老病相寻、风烛飘摇的六十四岁那年,尽管辗转床褥,仍豪迈表示:“向使年仅知命,抑或虽老未衰,将鞭弭橐鞬,出而从事,杀身亡家,所不顾耳。”此情此志,但凡血性中国人,谁能不为之悚然动容而脱帽致敬呢?

1916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卸任归国,晚年严复前去送行。“与谈朝局,抚今感昔,不觉老泪如绠。”作为老朋友的朱尔典清楚:严复是在为他的国家民族而哭!是在为他救国利民的理想无由达到而哭。

时过120年,当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呼号时,是否也该为这位与我们抱同一理想且奋斗毕生,死而不已的爱国思想家的长期被冷落,甚至被曲解洒几滴愧悔之泪呢!

(作者为我校退休教师,研究员,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含笑拧出一把泪

——我读辛建斌的长篇小说《落红岁月》

郭 群

周末,几乎一口气读完《落红岁月》,自觉收获了一份青春编年的心灵史,这是辛建斌淋漓酣畅的长篇新作。他不事雕琢,娓娓道来,挥洒自如,恣肆而又厚重。也许,他只想通过小说得到一片绿叶,事实上却得到了一个春天。对于心灵磨难的反刍,对于青春岁月的祭献,“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使他嬗变升华,胸次澄明,变得更加旷达高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含笑挥泪之后,生活使他成熟,眼前天高地阔,便是另一片靓丽风景。

《落红岁月》,就是见证。

一个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农家子弟,一个怀揣梦想的文学青年,在一个特定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目睹企业的盛衰兴替,愤慨权利的堕落腐败,他义无反顾仗义执言,却屡遭打击报复乃至敲诈迫害,几次被迫下岗,以至穷途潦倒。正像小说中人物所说,“在那个被格式化的环境里,早年的理想冒着烟沉在世俗的水底,我们都像麻花一样被那种生存环境反拧过”。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也是一部人性扭曲异化的哀歌,你可以从中洞见一代朝气蓬勃、敢想敢说、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才俊的锋芒锐气,是如何被严酷的现实狠狠教训、逐渐磨蚀并钝化的。“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他们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哑口无言,一直到默默无闻、寂寂死去。作者——也是书中的“我”,就以这样引人发思的心路历程返躬自省:“难道做人就应该没有是非感、正义感吗……我想保持我思想的锋芒和做人的锐气,我想活出自己的本色。”。于是,他热血沸腾,义愤填膺,秉笔直书,慷慨陈词,不为一己的私利欲求,而是应有的时代担当。“我就想,如果工厂不破产,黄勇兄弟是不会死的,许多人都是不会死的,他们的英年早逝,是工厂腐败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倒闭付出的沉重代价”。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他的善良质地和悲悯情怀,让他不能不发出如此感喟:“在求生存和与病魔苦斗的阵地上,我的兄弟已经坚持到弹尽粮绝。我双泪俱下,痛哭流涕:黄勇兄弟,你终于解脱了人生的苦役。安息吧!身旁的人都流下泪来。”

这是一声多么哀婉悠长的叹息!

这一声无奈的叹息,其中不仅包含对往事的追问,同时也包含了对未来的创造与展望。因为回忆与凭吊不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更多还在于不让历史瞒天过海、信口雌黄。辛建斌的写作指向,无疑是认真和明确的,那些并非如烟的往事,随着岁月的叠加,神奇地成为他“虚构真实”的精神资源。他依仗生命本身的蹉跎之感,让时光成为他可资借镜的映照和放飞想象的羽翼。正是这种对自己负责和对历史尊重的姿态,成就了他这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人类对世界和存在从来没有放弃过追问,这种追问是原始的也是终极的追问。认识世界的本相,揭示人性之恶,以哲人的敏锐和无畏道出一个社会悲剧性的荒诞、虚伪和不幸,正是文学的意义。辛建斌以他严峻的思考之力,反观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无疑也为社会和人生创造了一个青春永驻的文学世界,至少是一个“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之梦。尽管文学已经被金钱世界冲击到了生活的沙漠边缘,尽管作家们“都想练出疗救社会的药汤来,结果把自己都熬成了药渣”,然而在爱的阵地上,在追求真善美的搏杀中,他们也绝对会坚守到弹尽粮绝。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也许,辛建斌卓越的努力,亦不失是一种殉道的实验,而且是“辛建斌们”的实验,他和他同代人的实验。这本类似自传体或半自传体的小说,通过近乎原生态生活流的文学化记录,更具有触手可及的真实性和时代切近感。在这种难度极高的挑战自我的冒险中,我们看到辛建斌步履稳健地迎面走来,他嘴角挂着一如既往的微笑,但眼里却写满了忧伤。他有的是孤松劲节的脱俗,有善于用阳光般灿烂的笑声消解苦难和艰辛的生命潜能。他可以谈笑风生,放论古今,舒展心灵,同时也可以“无防卫地接受一切灾难”,不但超越痛苦,还能领略生命活水的源头,并且自觉地将钢铁般的坚毅不屈,熔铸到自己的骨子里去。

这才是真实本质的辛建斌吧!有一种力量萦怀,生出思想的快意和一种崇高的感觉。他要在文学的寻梦中寻找太阳,寻找饱满的色彩。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全部的希望、热情和苦难。于是我想起泰戈尔的诗句,憧憬着他和我——我们,在被日益淡化和式微的文学世界里浴火重生:

痛苦之火,

为我的灵魂,

照亮了璀璨的小径,

越过哀愁。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公安系统文联副主席)

千滋百味与世默不作别

——台湾交流体验心得

播音1402陈果浈

“我的眼睛很穷,从未见过山川河流,被禁锢在城市高耸的泥墙里。我的钢笔很穷,墨水富裕,却无字可写。我的虚荣很穷,赞美无数,欺瞒无数。”约摸大半年前读到尤莉斯的这段文字时,莫名地契合了我当时的心意,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常常会感觉这具肉体是我一直以来不快乐的根源,我幻想解脱,我试图反抗。压抑嗔怒只想找个发泄口让它汹涌而去。当我知道我可以作为交换生去台湾留学的时候,我想,这也许是次心灵缓和之旅。

就这样,失眠两晚后,我上路了。交杂着忐忑与兴奋,对完全不同生活虚无的向往,以及对未知之事的好奇,飞机起飞、降落。台湾,到了。

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可就在真真切切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还是觉得一切发生得太快了。热,一下飞机就觉得很热,去时是九月,正是台湾暑气将退未退之时,静默地站在能遮蔽太阳的阴影之下,我的汗仍不停在流,脸蛋也是红扑扑的,想来当时自己的样子也是狼狈的吧,而且由于夜里转机一晚上没有睡觉,可还是被巨大的兴奋感所包绕。在接我们的校车上,我睁着大大的眼睛向外看,夜色渐渐逼仄,外面的世界看得不是很真切,走马观花般的影子不停掠过,马上要睡着的时候,一声温柔的港台腔提醒学校到了,头刚探出车门的瞬间,一阵湿热的风拂过我的脸,这是海风吧,同行的学姐帮我扶着行李,老师笑着在解说些什么,嗯,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日子了。

生活篇

校门口的7-11永远有很多人,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7-11便利店,走在街上,三五百米便能看到一家7-11。在通常只有几十平方米的便利店里,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物品全部都有,有饮料食品、紧急药品、报刊,还可以满足复印、缴费、购票、包裹收取等顾客需要。

有情调的咖啡店和书店还是蛮多的,但都不是很小资的感觉,而是一种休闲慵懒的感觉,门口种满花花草草,偶尔可见“有猫,请勿惊扰”的标牌,进店之后暖黄色的灯光烘托的是一种莫名的宁静温暖,一只大肥猫横卧在柜台上,窗台上的绿色植物蔓延到半个书柜角上去,阳光洒在靠外的书桌上,一切都自然极了。还有许多契茶店、花艺铺等等,有不同的风格,可是都一样的温暖。

学习篇

两岸的教育模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老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的整体氛围,从这三方面来说,台湾老师讲课不仅仅拘泥于书本,有的老师上课甚至都不要求学生带书。刚开始觉得这样的课非常轻松没有什么压力,后来要到考试的时候才莫名地慌乱,因为完全不知道老师会出什么样的试卷,有可能他都不会出考卷,而是会让你和其他同学组成一组作学习报告,他会给你一个主题让你去查找资料,报告的形式是上台演讲式,所以每个组必须做出两个小时之内的ppt,再由组员自行分配任务和顺序来呈现完整的演讲报告,这就要求每个组员之间必须得像小齿轮一样完美衔接,所以在课余时间经常会约定时间一起采集资料以及预习排演,反复校对修改多次之后才能上台接受检验。报告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模拟新闻播报,可以表演情景剧,只要想法新奇哪怕学术性研究略少都有可能获得高分,因为主要考核的是你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之间的学习氛围非常良好,有许多交换生和本地学生美好的友谊就是从最初的学习伴侣展开的。

学校的图书馆也是一个非常温馨安静的学习的好去处,处处凸显着人性化的设计,无障碍通道与无障碍厕所处处可见,从小的细节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关怀。天台被设计成了隔音的休闲区,但是并没有人肆意聊天,大家都会选择在休闲区交流学习心得。

好的学习氛围是成功的一半,每个身在其中的人大概都会把握住哪怕是片刻的光阴吧。

美食篇

台湾的大大小小的夜市逛了有很多个,夜市文化也是去台湾必然要体验的一项。逢甲夜市的大肠包小肠,自强夜市的土豆泥,精诚夜市的蚵仔煎,一中商圈的超大份臭豆腐和棺材板……以及每个夜市都有的卤味,夜间是不用在意什么形象的,吃就对了。几乎完成环岛旅游的我,去各个城市也尝到了当地的特色佳肴,淡水特有的鱼酥,香香脆脆有很多口味,内湾的爆炒鱿鱼,礁溪的炸弹煎饼,新竹城隍庙的肉燥饭,鹿港小镇有家很多人排队的肉丸汤……

回来之后,每次品尝从小吃到大的美食,但还是会想念台湾独特的风味美食。食物的美味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感好,更重要的是因为料理者用心传递给品尝者的浓浓的爱,台湾就是一个这样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地方。

旅游篇

半年的交换生时光虽然短暂,但我认真把握假期,几乎每个星期就会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白天热闹非凡的台北西门町,夜晚俯瞰整个城市灯火辉煌的101大厦。花莲有全台湾最美的海岸线和海洋,这里的海在一天中有不同的蓝色。兰屿和绿岛这两个小里岛坐上几个小时轮船也不会辜负你的期待。在高雄港附近租一辆单车,然后带车坐轮渡到对面的旗津岛,一天下来,所有烦恼都能够被好天气和海风抹去。日月潭是学校组织的旅游行程,有坐船和铁马两个环游项目,自己任选。如果有机会去台湾,你自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人情篇

在这里生活的一段日子,觉得台湾最美的是人们,这里充满了人情味。这里的友好富有感染力,你不会诧异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要说这么多的“谢谢”,配上那张热情洋溢的脸,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入境时,工作人员微笑着和你说:欢迎来台湾。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的便利店店员。坐公交车,司机师傅会因为踩急刹车道一路的歉,满怀歉疚的他会在下车时提醒你小心过往的车。在下雨天,热心的咖啡店店主,会邀请躲雨的你去里面休息并端上一杯热水。热情的同学会邀请你去参加他们自己组织的交换生欢迎party。门口卖面包的老爷爷永远做出最甜软的面包但是只收面包店一半的价钱。特地带你去吃好味到飞起的炸弹葱油饼的导游司机。他还和你说:“我们很多台湾人,都是为了生活而生活。”……

如果说刚到来的九月和十月,那么就是两只眼睛装满了大海,不管海上还是海下,皆是那般风情万种的蓝。十一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十二月我开始想念北国的雪,一月我悲喜交加,离去是在此时。从台北离开的时候,天空下着雨。云上三万英尺,最后的感受只剩下,以后一定还会再来。

在台湾没有见到雪,回来时已是大雪弥漫,犹如梦中。

配图:台湾彰化市晚景魏山刚 摄

配图:台北市地标101大楼夜景 魏山刚 摄

怀学习之心境 赴韩交换之旅

英语1206冯梦梅

去年828晚我们一行6个交换生从咸阳出发,次日到达韩国釜山。作为交换生,我们每两个人都有一个来自韩国的同学作为我们的buddy,帮助我们在韩国度过长达半年的交换生生活。到达那天他们很热情,亲自来机场接我们,帮我们提行李,并将我们送到了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宿舍——石堂国际馆。

石堂国际馆是学校为了方便留学生上语言课程新盖的一栋楼。总共有15层,24层是我们上课的教室,我们初级班上课的时间是下午110分到下午510分,中级班上课则是在早上。810层是男生宿舍,1115层是女生宿舍。很贴心的是,4层有为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的同学开的祈祷室,还有洗衣房以及我们的休息室,也就是厨房。平时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和同学一起做点中国口味的食物。虽说是在韩国,但是吃中国食物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们都非常感谢李静学姐,她经常组织我们师院的交换生一起包饺子或者煮火锅。李静是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毕业的学姐,她在韩国上研究生的同时,还在石堂国际馆办公室兼职,所以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李静学姐都帮助了我们很多。

在没有去韩国之前,我对它的了解更多是通过韩剧,只知道这是一个很小清新的国家,男生帅,女生美,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韩国的女孩子们都是唇红齿白,肤如凝脂。虽然我们经常说内在美很重要,但对于韩国人来说,他们注重外在美的同时,也在修炼内在美。在他们看来,化妆是对自己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所以在韩国,就算是老奶奶也会化完妆后再出门。而且最近韩国也有很多男生开始用气垫BB。现在看来并不是说韩国的女生真的比其他国家的女生长得有多美,只是她们更注重打理自己,地铁上、餐桌上,她们可以很随意照着镜子补妆。甚至于我们去爬山,看到山里也有长镜供人们梳妆。此外,在韩国,街道上是没有陈放垃圾桶的,韩国政府为了清洁地面,倡导垃圾分类,撤除了垃圾桶,让市民自己收拾垃圾,虽然没有垃圾桶,韩国的街道却都很干净。我们交换的东亚大学位于釜山,比起首都首尔,釜山的人均消费水平没有那么高。因为靠海的关系,气候条件也很好。

釜山人豪爽热情。有次向一位大叔问路,他很热心地帮助了我们,怕我们找不到,陪我们走了十分钟的路程到达地铁站。放假去济州岛玩的时候也是如此。尽管我们对当地的语言掌握得不是很好,对当地的环境也不熟悉,但都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在济州岛的第一天,我们去了中文区,泰迪熊博物馆和巧克力博物馆,第二天去爬了汉拿山,那里的风景美如一幅画卷,山上的空气特别清新,皮肤也像刚做完面膜一样水嫩许多,倒也是不虚此行。第三天,我们和在寄宿处认识的韩国朋友一起去了牛岛,他们是刚刚服完军役的学生,在入学之前,两个人一起租了车在济州岛旅行,恰好那天我们也要去牛岛,坐了他们的顺风车,到了牛岛环岛骑自行车,遗憾的是,那天下了一点小雨,最终环岛没有完成,但大家还是玩得很愉快。

韩国除了游玩的地方,美食也是特别多,在韩国第一顿饭,就是下飞机后buddy带我们吃的排骨汤,上餐时候的场景也是让我惊叹不已。在韩国吃饭的时候总是会带有好几碟盘餐(小碟装的小菜),就算是吃拉面,至少也会有一小碟泡菜。除了排骨汤,还有各种参鸡汤、大酱汤、嫩豆腐汤等等各种美味又养身的汤饭。此外,韩国的炸鸡也是美味至极,每逢聚餐,炸鸡配啤酒是最佳搭配,烤肉配烧酒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对于韩国的大肠这道菜,我一直没有勇气去尝试。当然,提到韩国比较出名的美食,炒年糕和紫菜包饭必然少不了。

对于留学生,学校是很关照的,经常给予我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包括在龙头山公园我们参与的韩国泡菜制作,我们那次的任务就是在腌好的泡菜上抹好提前准备的辣酱,让辣酱充分覆盖满泡菜。我们还参加了在韩云台主持的竞走大赛,主办方给参赛选手提供了汉堡、饮用水、毛巾、衣服还有咖啡。参加比赛之前自己特别紧张,担心会不会太落后,与其说是竞走大赛,倒不如说是一群人在雨中漫步(当天下了点小雨)。比赛分10公里竞走和5公里竞走。凡是参与的选手都可以拿到参与证书。

呆在韩国的半年时间内,我不能说我对韩国文化有多了解,但却真切地感受到韩国人对待生活的精致程度。

undefined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