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综 合
点赞师院
笔底波澜写百态人生胸中虚怀融乡土情怀
——记第一届“孙犁散文奖”获得者袁方教授
几张墨迹,携一点雅致,几把木椅,显一分古韵,就在这个弥漫着书香的会客厅里,我们开始了对第一届“孙犁散文奖”获得者袁方教授的采访。聆听一个疼痛心灵的诉说,感受一颗赤子之心的律动,体悟一段有关于文字魅力的文化之旅。
扎根泥土体悟乡愁
谈起此次获得第一届“孙犁散文奖”的《生死杨村》,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袁方教授有惊喜,有自豪,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牵念。惊喜的是,对获奖这件事,他事先一点都不知情;高兴的是,自己多年来围绕家乡题材创作的作品,能够获得以中国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命名的全国散文重要奖项,自己的心血终于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为家乡做了一件事,让更多读者知道了“杨村”这个地方。
《生死杨村》是袁方教授创作的“杨村”系列文化散文中的一部分,“杨村”系列文化散文,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包括杨村的“衣、食、住、行”、杨村的“春、夏、秋、冬”等,凸显了这位人文学者强烈的人文情怀。
“乡土情怀”对于袁教授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说:“农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影响了我这一辈子的地方。”扎根土里,讲最贴近生活的人和事,这就是乡土对于一位文学创作者最弥足珍贵的恩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能够给人心灵熨帖的文字,从来都不是坐在屋子里能够写出来的。只有扎根到“土”里,去体会这片土地上一切存活着的事物,懂得相生相伴的道理,做出的文章才能更加“接地气”。
“是的,杨村就是我的根!我的兄弟姐妹们依旧在那里生活着,而我的父亲母亲,就埋在杨村村东的坟地里……”这是《生死杨村》中的一段话,正如《乡土中国》中所提到的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一样。记得华侨们有个习惯,他们每次离开家乡时总要带一抔土。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远近,故土永远都是人们心里的一根线,永远都是游子最深的眷恋,永远都是爱得最“深沉”的地方。
“乡愁深处不是愁,是疼痛”。这是组委会写给《生死杨村》的颁奖词,袁教授说这是让他十分中意的一句话,这句话深刻诠释着《生死杨村》中向读者所表达的思想。守在一片土地的大后方,观看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归去来兮,从一座村庄的生老病死,描摹出流淌在中国人骨血里乡愁的疼痛。“乡土情怀”更深的是让我们通过回味过去,反思现在,文学的力量也正是在这里体现的,针砭百态人生,感悟因果得失。
倾情投入笔耕不辍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喜欢读书,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当时物质资源不丰富,书非常少,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当然读得最多的还是文学作品。”谈及文学路的起点时,袁方教授如是说。物质贫乏的时期,当知识涌入贫瘠时,人就会像海绵一样汲取营养,去弥补自己的匮乏。袁教授告诉我们,现在他还记得自己看的第一本书,那是一本传阅许久泛着黄,没有封面,装订简陋的《新儿女英雄传》,而这本书的名字还是在看完很久之后才知道的。这是袁方教授对于文学最初的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很模糊,但它就像是无意间从上帝的口袋中洒落的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影响着他的现在甚至是很久以后的未来。
上大学时,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促使他对于文学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那时,每个学生只有5个借书证,他就靠着这些证看了七八百本甚至是上千本的书。大学期间,他有一个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平时还会有意识地进行写作训练,四年下来,写了有近四五百万字。
进入工作岗位后,袁方教授依旧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先后在《天涯》《作品》《文汇报》《南方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二十多种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杂文等作品,共计有二百余万字,曾四次获文学创作征文奖。此外,袁教授还著有《诗意皇陵——关中古代陵寝及其文化文学特征述论》《狼道——强者的生存法则》等专著、社科类读物等十余部。
没有热情,就创作不出真正的艺术作品。袁教授告诉记者,创作不仅要重视文笔训练方面的积淀,更重要的是要在作品中倾注情感。“长时间的文学写作经历,让我清楚地知道,文学创作除了基本功、天赋外,也要有感恩、悲悯之心,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动人。”进行文学创作,只有倾注热情才能在这条道路上笔耕不辍,只有心怀悲悯,才能创作出能够打动人的作品。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兼济苍生的悲悯,也就不会有《生死杨村》的成功。
正是因为他热爱这方土地,在作品中倾注了感情,讲述最贴近生活的人和事,才诞生出好的作品,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袁教授的“杨村”系列散文,不仅身边的同事、朋友喜欢看,催着他写新文章,期待读他的下一篇作品,甚至一位素未谋面的85岁高龄的老人,也成了他的忠实读者,铁杆粉丝,每天关注他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这么多人的关注,也是他创作的推动力。
敦敦良言发人深省
与长者对话,有启迪;与智者对话,有收获。在与袁教授的交谈中,他在言语中时不时地透露出一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期盼与希冀。
岁月留给前人的是经历与磨难,给后来者的则是告诫与警示。袁教授长期从事写作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校级教学名师,他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讲给学生们,而且利用多种平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新作品。他常常告诫学生,“作为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一定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多看、多写、多说。”
当记者请袁教授向同学们说一些寄语时,袁教授语重心长地说:“我现在还记得,1980年9月3日我独自一人去报到,到了西安,坐着学校接新生的卡车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对于像我这样的农家子弟来说,上大学是十分不容易的。”顿了顿,他接着说,“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大学的四年时光。当然,也要学会抵御诱惑,学会不从众,不从俗。更要勤奋读书,要从书中不断汲取营养。这样不仅是对得起父母,更是对得起自己,要有一种活在当下的使命感。”
关于未来的文学创作道路,袁方教授表示他会继续坚持“杨村”系列的创作,还会依靠地域特色创作关于帝王陵寝方面的文化散文,以及有关大学里“张三、李四”的故事。对于袁教授来说文学将一直会是相栖相伴的朋友。
与君一席话,收益良多。关于乡土,关于文学,关于未来,让我们更加读懂了这位与文字相伴的作家。
您静静地安守着这一方热土,我们都经过,感动着您的感动,在感动中体验那份乡愁;您执着地坚守着那一份情怀,我们都颔首,体悟着您的羁绊,在羁绊的土地上开出娇艳的花。心上的乡愁之痛,终会在历史的积埃里,掩去它的疼痛,不朽的文字终将在昼夜黑白里吟唱着,穿梭在人们的梦里,熨帖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抚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我们期待袁教授能不断创作出新的更有影响力的作品,也希望在他的引领下,有更多的人能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王妍菊张同雁郭涛)
星星之光,点亮全民健身之炬
——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陈小龙教授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下发了《关于表彰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体育学院院长陈小龙教授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秋雨绵绵的九月,获知喜讯的记者一行人前往体育馆,见到了身材魁梧、幽默和蔼的陈教授,听他娓娓道出荣誉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幸福如此莫不辜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多年来,陈教授发挥专长,热心体育事业。积极参与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体育赛事的组织、执裁工作。作为国家级田径裁判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他先后参与了多届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全国田径大奖赛等多项全国性体育赛事。尤其是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和今年全运会的执裁工作,并获得第29届奥运会突出贡献奖和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突出贡献奖,为我省以及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我校的影响力。谈及这些成就,他毫不掩饰地说道:“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我自己也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作为田径大型赛事的裁判,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们一般都要在比赛响枪前三个小时到达赛场做好赛前工作,所以比赛那些天裁判通常都是早出晚归,工作中也要保持严谨,以确保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奥运会,能参加世界性大赛的执裁工作是幸运的,但其中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晚上结束比赛回到住处,往往都到十一点多钟,而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早早赶赴比赛场,中午也只能在场馆里草草吃份盒饭,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准备下一阶段的比赛。“那段时间虽然比较辛苦,比较累,但很充实,很快乐。”说到这里,陈教授脸上洋溢着笑意。我们仿佛也随着他一起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赛场。
荣誉向来只会青睐努力奋斗的人。陈教授从事体育教育事业三十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自己,把体育这一事业当作人生的乐趣。他说:“人这一生就是要干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人生的幸福也是自己理解的,不是别人定义的。”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生活,为热爱的事业终其一生,大抵就是幸福吧。诚如斯蒂芬·茨威格所言:“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体育如此永不言弃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陈小龙教授高中时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体育各项目成绩也十分突出,受体育老师的鼓励,他决定报考西安体育学院,尽管这受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小龙教授一举考入西安体育学院并在四年后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毕业。青春期里义无反顾的执着,往往成为一生的追求与事业。大学毕业后,陈小龙教授发挥专业特长,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
从教三十年来,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努力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将上好每一节课作为工作指南。一路走来,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校级教学名师,目前,陈教授已带过数千名学生,作为硕士生导师,他正在指导4名硕士研究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陈教授力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他积极推动我校体育师生与咸阳市体育局、周边学校、企业和党政机关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开阔视野。对此,他语重心长地说:“只要有能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就会尽力争取让他们参加,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还方便他们以后找到实习机会。”
好的老师就像一颗颗抛进大海里的糖,他们可能永远无法改变海水的苦涩,但是游过的鱼儿都能感受到那稀有的甜蜜。提起陈小龙教授,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玉洁说:“他是个好老师,严格而和蔼,幽默而有责任心。作为班主任,他关心同学,班上同学受伤或者需要帮忙,他都热心相助,他还经常在班群里发一些很励志的话鼓励我们,像个温暖的父亲。”当得知陈教授获得此次殊荣时,他的学生们也由衷地为他高兴。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代海航现为陈小龙教授的研究生,他告诉记者:“陈老师这些年参加过不少大型的体育活动,为体育事业贡献不少,这次获得大奖实至名归,同时这个奖项也是对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种肯定。”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的陈环感慨地说:“陈老师以我校体育教授的身份参加各种大赛的裁判工作,为此我们感到很自豪,也让我们认识到体育精神的发展及其重要性,让我们看到了体育生的光明前途。”身教胜于言传,这就是老师给学生最大的影响,让学生相信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在学院建设方面,陈院长指导有方,在他的带领下,我校体育学院的老师中现有国家一级裁判4名,80%以上的老师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全民健身指导员。
奉献如此星火燎原
在全民身体素质下降、不少人被亚健康困扰、青少年肥胖率上升的大背景下,国家及时提出了“全民健身”的号召,身为体育人,陈教授积极响应,让体育下基层,贴近群众的生活,积极开展群众运动、全民健身活动。协助咸阳市体育局开展了体育下乡、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体指导员培训和咸阳市广场舞大赛、社体指导员技能大赛等多项群众性赛事。在担任我校工会文体委员、体育学院分会主席期间,积极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开展田径、武术、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比赛活动;兼任咸阳市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裁委会主任和咸阳市篮协、羽协常务理事,组织、参与了咸阳市数届运动会,在咸阳市群众体育竞赛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陈教授常常带领学院的教师、学生走进周围的企事业单位,宣传体育健身知识,做培训,为他们制定健身方案,他们为咸阳市的全民健身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庆长假,不少人都选择外出旅游或在家休息,而陈教授却又投身到“咸阳渭河半程马拉松赛”的赛事中。在陈教授看来,做好全民健身工作是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记者问起健身秘诀时,陈教授笑着说:“健身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自己锻炼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健身无场合、地点限制,一般来说下午三点至六点是比较好的锻炼时间,只要达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好。”在体育锻炼中,学会锻炼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陈教授鼓励我们多运动,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把握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采访结束,当我们走出陈教授的办公室,听见从体育馆的二楼传来一阵喝彩声,陈教授告诉我们那里正在进行全校教职工羽毛球赛。下到一楼,运动场地上也有不少人在锻炼健身。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运动之中。
陈小龙教授在采访中提到的他所认为的体育精神——保持热情、永不放弃,大概就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诠释,做体育如此,当老师如此,做人亦如此。
(郝谊宁张菁陈衍余)
我校5项科研成果获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本报讯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结果的通知》(陕教〔2017〕305号),我校5项科研成果获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序号
|
获奖人
|
成果名称
|
成果类型
|
获奖等级
|
1
|
段永升
|
唐代诗人接受道家道教思想史论
|
著作类
|
二等奖
|
2
|
张建辉
|
王恕集(点校本)
|
著作类
|
二等奖
|
3
|
张宝强
|
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
|
著作类
|
二等奖
|
4
|
徐伟
|
丝路无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研究
|
著作类
|
三等奖
|
5
|
于丽
|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重构和实践生成
|
著作类
|
三等奖
|
(科技处供稿)
我校学生在2017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陕西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中喜获佳绩
本报讯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在2017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陕西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获得三等奖1项;李耀宗老师被评为优秀裁判,我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这两次竞赛由教务处牵头,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精心组织,选派认真负责且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层层选拔,历经3个多月的培训准备,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大赛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考核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供稿)
我校学生在第七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上喜获佳绩
本报讯近期,第七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暨第六届陕西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联席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
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是陕西省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交流盛会,是我省高等学校化学专业面向本科生进行的最高级别比赛,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2所高校代表队共69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代表队由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黄怡教授督导,副院长尚永辉副教授担任领队,魏永生教授、张卫红副教授全程参与指导。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化学1401班王盼军、杨会议获得大赛二等奖,应化1401班陈秋汀获得大赛三等奖。
本次大赛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考核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化学与化工学院 供稿)
校园短波
▲9月20日,学校召开“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会。
▲近期,校团委召开学习习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专题会。
▲9月12日,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优秀研究生生源基地挂牌仪式在我校举行。这是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科建设发展史上的又一成果,对我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9月22日,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六届陕西音乐奖声乐大赛在西安市“陕北民歌大舞台”举行,应大会组委会邀请,我校音乐学院院长王勇华教授受邀担任该赛事评委。
▲近日,我校体育学院陈小龙等6位教师应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裁判工作。其中,陈小龙、王永鹏、刘博、冯武龙等4位教师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陕西渭南赛区举行的田径青少年组(U18)比赛裁判工作,教师靳晶参与了跑游两项中的游泳比赛的裁判工作,教师乔鹏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羽毛球比赛裁判工作。
▲近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结果揭晓,我校于右任书法学院2014级学生王世杰书法作品(隶书)入选作品展。
▲9月4日,中国青年网以《咸阳师范学院志愿者探访老兵 追忆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题,报道了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追赶超越”调研团前往铜川市王益区,寻访参战老兵,录制“口述军史”。
▲9月21日,我校顺利举行了2017级新生应急疏散演练暨新生歌咏比赛。
▲9月3日至6日,我校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你我助力搬迁创建文明校园”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号召全体青年学子参与到校园搬迁工作当中,并召开了主题会议。学生志愿者们分批搬迁了千余套教室桌椅、近百张公寓床板和大批行李物品,以汗水和行动,维护校园环境,服务新生入学,传递诚挚爱心,弘扬志愿精神。
图片新闻
9月19日,我校在旬邑县马栏镇前义阳村举行了马栏镇“巾帼脱贫”技能培训启动仪式。马栏镇人大主席王剑利主持了启动仪式,妇联主任范亚红介绍了培训的基本情况,我校党政办副主任、机关二党总支书记张波及旬邑县妇女联合会主席谈文玲分别讲话。本次培训主要对前义阳村及马栏镇塬面8个行政村的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开展手工制作技能培训。本次培训由我校提供培训经费,培训共分4期进行。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卫军,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养利,旬邑县妇联办公室主任文蕾,马栏镇纪委书记及来自马栏镇塬面的200余名群众参加启动仪式。(扶贫办 供稿)
我校成功举办2017年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
本报讯9月20日至28日,由校工会主办、体育学院分会承办的“咸阳师范学院2017年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在校体育训练馆成功举办。全校23个分会的运动员、领队、教练共247人参加了比赛。经过七天的激烈比赛,体育学院分会、职业技术学院分会夺得并列冠军;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分会斩获亚军;图书馆、档案馆分会获得季军;教育科学学院分会、附属中学分会、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分会、音乐学院分会、机关二分会分获第四至第八名;后勤处(集团)分会、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分会、体育学院分会三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校工会 供稿)
三版 理论·视野
悠悠水坡巷
槐山
如果说潼关是一部古老厚重而饱含沧桑的历史分册,那么,水坡巷就是其珍贵的一页了。当你缓步踱入那座刻有“北关头”字样的同样古老的跨街门楼时,你便在不经意间开始了一段曲径通幽的历史的穿越。
这是一条由西向东呈渐上之势的看似并不起眼的小巷。窄而凹凸的巷道,高矮相间的屋舍,古意盎然的大小门楼,错落有致的村户人家,还有那些探出屋顶而张望世界的丛丛杂树,不甘寂寞而爬过墙头的各种藤蔓,以及坦卧于大门两侧可供闲坐的天然石块等等,共同构成了一幅准小桥流水式的典型北方村街的立体画面。然而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巷名里明明有“水”,而所见巷道却仅仅只是一条干涸的水沟而已。不过听当地人讲,每年到了雨季,一旦山洪暴发,这条小巷的名称便绝对的名副其实了。我想,依地势而推,那情景一定会是满携了野性与粗悍而左突右冲的一泻黄流,直奔不远处的滔滔大河!彼时,也许正是小巷居民(尤其是孩童)们最为亢奋的时刻。他们的兴味应该是一致的,话题也应该是集中的。当时,无论或雨或晴,想大家多半都会出来,或站在各自的门楼下隔了雨帘看水,或端着饭碗来到门外与对面的邻居搭话。但两岸虽近在咫尺也只能是隔水谈笑而不能往来。也许,这短暂的阻隔不啻是大自然有意创设的一个小小机缘,而他事的暂且搁置与忘却,也会使邻里之间达到空前一致的协洽,从而使其或能够从中感受到些什么,或依稀悟得某种意义上的珍爱与惜护,而一域淳朴的民风,也许正是在如此自然与人文的生态里无心而得,且日经濡润而渐浓渐厚。
漫步在水泥加鹅卵石铺就的窄窄的巷道里,望着左右两侧的古老民居,但见用城砖或条石砌就的院墙和台阶随处皆是。而你无论推门走进哪家哪户,都会受到面含微笑的礼遇。只要你愿意,也都能询到或觅到有关此处历史的局部细节,或宁信其有的传说,从而使你倍感新奇与满足。并且,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也仿佛都在默默无言地对你诉说着,它们各自的耳闻目睹。
这是一株屈曲如虬龙般横卧于巷道上空约两米左右的古槐,其大形亦犹那位放旷不羁而酒醉后半仰半卧的诗仙。古槐虽由于年代久远且备受战火创伤而老态龙钟,但它不仅仍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存活,且枝繁叶茂,透出令人仰之肃然的勃勃生机。据说,清乾隆帝当年来潼关视察时曾到过该巷一个大户人家,而这家主人也颇有心计,当时特地请万岁爷在他家门前手植一树以为留念,而其树就是这棵被后世称为“乾隆槐”或“龙槐”的名树。值得欣慰的是,这棵古槐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得到潼关政府的明文保护,并且,当地居民更是将此树视为神灵而倍加崇仰。因此,较之那些被斩根断枝而离乡背井的“进城树”,无疑它是幸运之至的。
不仅是树,水坡巷的古宅也多是幸运的,其中一处四合院据说就是潼关老城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座。其二进式院落的精营巧构与雕梁画栋与北方他处的同类建筑自是大同小异,无须赘言。而深匿其中的文化底蕴始是其最有价值也最得深思与借鉴的精神遗存。其中除了诚实劳作与勤苦经营,诸如以诚信为本以耕读传家为训的儒式治家之道,就是国人数千年来谨持不二的传统理念。事实上,古代中国底层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对国民的教化,则正是通过这些有道家族或乡贤的无可替代的影响来实现的。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而“知礼节”的家风、族风与民风也必然更赖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惜护与恪守,且须世代相因,不可稍懈。
“凿井而饮”乃以往村镇居民生活之必需,同时,水井也沉淀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情结,而水坡巷那口唐井就堪为井之标本。它基本处于巷子的中心位置,而将这条巷子自然分为上水坡巷和下水坡巷。在今人眼里,那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内容的井房、井架、辘轳和井绳,已是历史与现代对接的过渡之物。有时想,井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固然是社会文明的必然,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井之不存也是一种文化的消亡。
至于水坡巷那些血染的历史,还是让其自然封存吧。而我最期看到的,则是近在眼前的麒麟山的翠绿和潼河的复流,乃至黄河的变清。正如该巷跨街门楼内侧上方“凤翥麟游”几个模糊字迹所表达的那样。
我想,但有梧桐树,何愁无凤来!
继承革命传统 坚定理想信念 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践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暑期思政课教学实践调研
为了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攻坚战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推动思政课同现场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不断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增强大学生获得感,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暑期休息时间,组织部分思政课教师赴贵州等地的红色革命圣地进行实地学习和调研。通过此次学习调研,重温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坚定了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研讨交流等方式,分析了我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现状,力求寻求今后教学实践的改进措施。
一、实地学习考察概况
此次考察于2017年7月15日-7月20日进行,分别赴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旧址、红岩革命遗址、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等地接受红色革命教育,进行实地“大调研”。
在学习调研过程中,主要通过现场听取红色革命报告、观看革命图片和影视展览、党旗下宣誓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更加清晰地了解了红色革命的历史,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
二、学习考察的几点收获
1.坚定了理想信念。通过学习考察,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他们的奋不顾身、英勇决绝更彰显出人民幸福安康生活的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通过高尚的思想境界去鼓舞自己和人民,激励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险境,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无论经过多长时间的洗涤,这些革命先烈和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就像黑暗中的一座座灯塔,永远在历史中熠熠生辉,激励和指引着后来人走向光明。
2.激发了爱国热情。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4天,却让我们深受了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真切感受到共和国建立的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来之不易。在这些革命先烈中,许多人个人家庭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根本用不着流血牺牲,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付出了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些都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大义和心中的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提升了工作热情。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通过学习参观,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践行奉献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用革命精神鼓舞自己,坚定信念。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胸怀对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爱,把红色革命传统带回来,爱岗敬业,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革命传统以新的内涵。
三、思政课教学相长的对策构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深受触动、很受启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地把实践教学的经验、感受融会到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贯穿到思政课教学中,使“配方”更新颖、“工艺”更精湛,“包装”更时尚,贴近学生实际、思想实际、社会现实,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思政课活起来。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思政课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对授课教师不仅要求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求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教学艺术与个人魅力。其教学艺术主要表现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突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真懂、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要言行一致,自信而透彻地讲解内容,科学分析当今中国发生的现实而重大的问题,同时贴近学生实际,从关切学生切身利益角度去讲好思政课,而且能够有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澄清理论上的困惑,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人格的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起着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思政课老师有学问、有知识、懂道理,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启迪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修养使学生心悦诚服。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二)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行动对标、落实见效。基于思政课的鲜明特点,要求授课老师要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讲解的科学性、学术性和理论性,同时恰当选择各种案例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讲解案例过程中,要生动、贴切和求实,改进教材语言的话语表达方式,切实提高青年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关注现实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根据课程的基本要求拓展教学内容。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思政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拓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不能贪多、贪新,要按照教学基本要求和大纲,同时要结合授课老师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这样方能提高教学效果。要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党的最新文献和理论成果的关系,思政课也常修常新,教师在充分尊重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遵循,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展课堂教学,将当前发生的重大时事问题与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紧扣重点环节,大力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样既能激发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兴趣,又能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三)探索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要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方法的选用则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学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需要适时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注重各个专题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注重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可以克服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和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也能够充分发挥授课老师的专业特长。特别是在授课老师擅长或有研究的专题,能够将此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讲得更详细和更透彻,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团队要精诚合作,各教学专题负责老师要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教学的深度。同时要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方法、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能够借助网络平台,运用视频、图片等材料,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立体化的教学形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通过此次红色革命圣地“大调研”,激发了我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本次“大调研”还坚定了我们要把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感倾注在教学中,进一步了解思政课教学情况,形成加强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为全面完成“思路攻坚”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思政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教学工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迎接十九大的召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评估知识问答(三)
13.如何理解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由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反馈调节等若干部分组成。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应依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质量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建立学校自身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学校应该依据这些质量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学校应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开展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学校要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对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控作用,并结合自评工作,按年度形成并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应通过自我评估、督导检查、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调节、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4.如何理解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答: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尺度。学校应建立对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机制,定期了解社会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反映,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方法等进行调整及改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和评价者。学生的评价、赞誉与满意度,是学校工作质量的内在标准。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定期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满意度。
15.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答:审核评估程序包括数据采集审核、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等环节。
(1)数据采集审核。评估中心建立“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系统”。学校通过评估系统如实填报数据。评估中心组织数据审核、统计、分析,给出有关参考数据和分析结论,供审核评估工作参考。
(2)学校自评。学校根据本办法和审核评估内容,结合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认真开展自我评估,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评报告》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同时提交近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3)专家进校考察。评估中心提出进校考察专家组建议名单,报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由专家组安排时间赴学校现场考察,为期3天。
专家组根据评估系统提供的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核实、资料查阅、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形式,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并录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系统”,形成数据仓库,供后续查阅、调档和信息发布,并作为高校绩效考核和资源分配的依据。
《审核评估报告》应在全面深入考察和准确把握所有审核内容的基础上,采取定性说明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审核项目及其要素的审核情况进行描述,并围绕审核重点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总体实现情况做出判断和评价,明确指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值得肯定、需要改进和必须整改的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改进建议。
(4)评估结论的审议与发布。《审核评估报告》由陕西省审核评估专家委员会按年度审议,经陕西省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审定后报教育部审核,待教育部审核后在一定范围予以公布。省教育厅按年度形成审核评估总结报教育部。
(5)整改落实情况回访。学校应根据《审核评估报告》及专家现场考察反馈的问题及建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在专家离校3个月内向评估中心提交整改方案。在专家组现场考察结束1年后,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高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并形成文字材料报陕西省审核评估领导小组。
16.什么是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答: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按照教育部要求,为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
数据库数据项选取遵循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内在规律,涵盖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数据群组,包括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学科研仪器、教学条件、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学科建设等九类数据。数据库是五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四方面服务,即服务于学校自身对教学工作常态监控,服务于政府宏观监控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于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于专家开展评估工作。
17.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在审核评估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数据库本身既是教学评估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在审核评估中,全程为评估考察提供基础辅助作用。进校前,学校通过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全面系统梳理教学活动,完成数据信息积累,为撰写《自评报告》提供支撑材料。同时,学校的教学活动可在数据库中得到全方位、数字化的再现。专家可以通过根据状态数据编制的《数据分析报告》,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确定考察重点、难点,使进校考察更有效率,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数据与实地考察相互映证,也为专家撰写评估报告提供了事实和数据依据,使专家的判断更加系统科学。
18.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有什么作用?
答:《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评估专家在进校前了解和研究学校的主要材料。《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由评估中心以学校上报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编制,按照审核评估范围中的审核项目与要素,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测算,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转化成可供评估分析用的数据指标,为专家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内容和结构采取了与审核项目一一对应的方式。报告分为六章,对应6项审核项目。每章内容由若干小节构成,各小节以数据和表格反映该审核项目下的不同要素,便于专家了解情况,定量分析。《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对审核要素的分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审核要点、数据分析和注释。专家在进校之前,可以先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中审阅《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研究每个审核要素下的数据指标分析和对应的审核要点,了解被评学校的基本状况和相关数据,查看学校原始数据,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19.为什么强调高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答:强调学校建立自我评估制度的目的是:第一,学校的自我评估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五位一体”教学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本的评估形式。第二,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的内在需要,而学校的自我评估制度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今后学校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历年的质量报告将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学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而学校自我评估的结论和内容是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的主要依据。
20.参评学校撰写审核评估自评报告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自评报告是学校自我评估结果的体现。它不仅反映参评学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也反映参评学校对审核评估的认识。审核评估中,学校的自评报告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审核评估的相关要求。具体来说,应体现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实做支撑,优势须找准,问题要写透;二是“五度”为主线,项目不能少,要素不能丢,要点可综合。这两方面说明自评报告应贵在精准、结论自证、画像要像并符合要求。
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应以精准的语言,在8万字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及取得的成效展示出来,对存在问题要分析透彻并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自评报告所列事实要支撑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效,取得的成绩要客观真实,对存在问题不隐晦,能直面问题并能分析到位。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都应有支撑数据,能反映出学校自身特有的特点。在具体撰写时,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来组织所有的审核评估项目和要素,对审核中的要点叙述不必面面俱到,可综合体现在要素中来反映。即审核评估报告的撰写不应以要素为基点,一般是以“五个度”为基本点来组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