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综 合
图片新闻
11月25日,我校组织处级干部赴扶眉战役纪念馆、张载祠和宝鸡市家风馆等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参观学习教育。校党委副书记李宗领、纪委书记王启和、副校长舒世昌及全校处级干部参加了教育活动。在此次党风廉政参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做贡献。
(纪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供稿)
学术报告
西北大学郑建斌教授来我校作专题报告
本报讯11月15日,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建斌教授应我校邀请,为全院教师作了题为“浅谈国科金申请书的整饬策略”的专题报告。郑教授结合自己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心得与感悟,从深刻领悟国科金相关指令为切入点,通过大量实例对国科金申请书的整饬策略作了详细阐述。报告会后,郑教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如何看待评审反馈意见等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化学与化工学院 供稿)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林乐昌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本报讯11月15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林乐昌教授应邀来我校,以“关学三题:关学概念·学派形成·发展演变”为题为我校师生作了学术报告。报告中,林乐昌教授在大量文献分析与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从关学概念、学派形成和发展演变三个方面介绍了关学概念的历史演变,提出了关学概念结构的三重维度、学派的形成与兴衰及关学演变的阶段划分。报告会后,林乐昌教授对部分青年教师就研究方法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指导。
(教育科学学院 供稿)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益荣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本报讯11月16日,应我校和陕西省吴宓研究会的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高益荣教授来校作了题为“会通中西——吴宓的读书生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上,高教授讲述了吴宓先生的人生际遇以及他的读书生活,指出吴宓幼年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铸造了他的真诚人格,重点分析了吴宓做人“为人诚实,终生效仿孔子遗风”,做学问勤奋谨严,会通中西,博古通今。
(文学与传播学院 供稿)
西安工程大学李海洋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本报讯11月22日,应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邀请,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李海洋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压缩感知理论简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上,李海洋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压缩感知的理论背景和相关前沿问题,并从稀疏字典设计、测量矩阵设计、重建算法设计等方面对压缩感知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供稿)
郑林科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心理健康报告
本报讯11月14日,陕西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研修基地负责人郑林科教授应邀来我校,以“善爱自我绽放阳光”为主题,为我校师生作了心理健康报告。报告会上,郑教授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论—和谐论—幸福论”为主线,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讲述了积极心理的概念、特征和意义,介绍了将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调整的有效方法。
(学生工作处 供稿)
全国美丽乡村袁家村郭主任来我校作报告
本报讯11月14日,“全国十大美丽乡村袁家村”村委会主任郭俊武应邀来我校作了报告。报告会上,郭俊武以《袁家村管理模式探索》为题讲述了袁家村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留住乡愁”“创意文化,休闲度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三部曲;重点讲述了“增资扩股,成立农民合作社”的伟大创举;总结了袁家村“以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以创新谋发展,以共享促和谐”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经济与管理学院供稿)
我校举行于右任书法艺术馆落成暨
“右老缘·翰墨情”书法交流活动开幕仪式
本报讯11月17日,我校于右任书法艺术馆开馆仪式暨“右老缘·翰墨情”书法交流活动在校图书馆隆重举行。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六处处长王彦平、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巡视员高巍应邀出席仪式。校党委书记刘彬、校长方明、党委副书记李宗领、纪委书记王启和、副校长吕广利出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马智勇主持仪式。
校长方明代表学校致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欢迎,对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艺术馆建设的指导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于右任书法艺术馆的落成不仅构建了我校与书法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书画界名人、大家来我校传经送宝,也必将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新亮点、新地标。学校将以于右任书法艺术馆开馆为契机,全面加强广大师生的艺术修养、陶冶艺术情操,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培养德艺双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王彦平处长、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巡视员高巍、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名誉会长、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名誉院长王改民、于右任先生之子于中令先生、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理事长陈铭镜分别发表讲话,对我校于右任书法艺术馆的落成表示祝贺,认为于右任书法艺术馆的落成将对于右任艺术精神的弘扬和书法艺术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党委书记刘彬、校长方明向为于右任书法艺术馆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钟明善、于中令、祁硕森、鲁光宏等23位专家学者、收藏家、企业家颁发了捐赠证书和收藏荣誉证书。于中令先生赠予我校于右任书法高仿精品《第二次大战回忆歌》十米长卷一幅,并签约借予我校于右任《百字令题标准草书》真迹一件两页,在我校于右任书法艺术馆展出,供师生研究学习。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六处处长王彦平、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巡视员高巍、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丁文锋教授、校党委书记刘彬,为于右任书法艺术馆揭牌;校长方明、于右任先生之子于中令先生、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钟明善先生、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理事长陈铭镜先生,在展厅共同为于右任先生铜像揭幕。
揭牌揭幕仪式之后,校领导、与会嘉宾及师生代表参观了于右任书法艺术馆;副校长吕广利在图书馆16层会议室主持了由台湾中国标准草书学会理事长陈铭镜先生主讲的“标准草书的笔法与运势”学术讲座;于右任书法艺术馆建设负责人、我校书法学博士王智杰教授在图书馆15层美术学院大厅主持了“右老缘·翰墨情”书法交流笔会。
中国紫荆国际出版社、香港国际书画杂志社、香港国际教育杂志社,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西安德风堂画廊、陕西元坤雕塑艺术有限公司、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咸阳市书法家协会、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陕西弘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书法界有关人士、我校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国际交流处、设计学院、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于右任书法艺术馆以于右任先生的艺术年谱、书法成就、艺术贡献、于书流派以及当代价值为脉络,分二王儒风、碑学高峰、尚武精神、力倡“标草”、民族情怀、正大气象、简约之美、情归平淡等八个版块,共展出于右任先生不同时期的真、草、行各体经典书法墨迹或拓片60余幅,涉及中堂、对联、横幅、条幅、小品、册页等装帧形式,同时展出于右任先生书法艺术研究资料300余册,有关于书流派大家作品16幅、有关实物数据9件、图片56张。
(党政办公室 供稿)
我校“追赶超越”调研团获团中央表彰
本报讯11月22日,团中央学校部公布了2017年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评选和“千校千项”成果遴选结果,我校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追赶超越”调研团在团中央2017年开展的“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中获“优秀报道奖”;“记录‘口述军史’,传承老兵精神” 调研访谈项目入选团中央“最具影响好项目”。
此次“追赶超越”调研团获奖及调研访谈项目入选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服务社会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校团委 供稿)
我校师生志愿服务工作获表彰
本报讯11月16日,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发文(陕高教团〔2017〕14号),对2017年陕西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表彰通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邹正波同学获得“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书记樊林同志获得“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校团委 供稿)
我校2017年度大学生篮球联赛顺利闭幕
本报讯11月20日,我校2017年度大学生篮球联赛闭幕式在校篮球场举行。
经过二十多天的激烈角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分别获得甲组男子冠、亚、季军,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美术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分别获得甲组女子冠、亚、季军。体育学院2014级、2015级分别获得乙组男子冠亚军,体育学院2014级、2017级分别获得乙组女子冠亚军。学生工作处处长刘伟、校团委书记朱立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马文钰、体育学院副院长张宝强为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和奖金。
大学生篮球联赛是我校一项传统的体育赛事,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培养大学生集体协助精神、加强团队凝聚力、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学院 供稿)
校园短波
▲11月16日,学校举行了16号公寓楼主体封顶仪式。副校长吕广利出席了仪式。
▲11月14日,学校组织离退休党员在安吴青训班旧址开展了“学十九大精神,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活动。
▲ 近日,由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七届陕西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评选结果揭晓,我校美术学院四名学生的作品在书画大赛绘画类专业组获奖,其中,刘梦的《黄土高原》、兰艳的《那片记忆》荣获一等奖;王振的《山水图》荣获二等奖;吕静怡的《夏山图》荣获优秀奖。
▲日前,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圆满闭幕。我校学生会当选为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团体(主席团团体共有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会、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等25所高校学生会)。
▲11月8日,我校举行淳化县师资教育帮扶短缺学科(小学体育)暨“国培计划(2017)”陕西省项目区县紧缺薄弱学科送教下乡两个项目培训开班仪式。
▲11月13日,2017首届陕西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我校音乐学院教师李亮、武莺歌参加比赛,李亮获钢琴组一等奖、武莺歌获声乐组三等奖。
▲近日,我校体育舞蹈代表队在第七届陕西省大学生体育舞蹈暨健身交谊舞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名7项、第二名5项、第三名3项、单人团体舞第四名和体育非专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我校教师刘阳应邀担任本次比赛的副裁判长,体育学院2014级学生张黎明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充分展示了我校体育舞蹈的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近日,在2017陕西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了大赛单项第一名4项、第二名5项、第三名5项,集体项目第三名以及团体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李江平老师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体育学院学生李猛获得“优秀运动员”称号。
▲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17年“中国电信奖学金”获奖名单,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1401班马泽鑫同学、音乐学院音乐学1402班杜笑雪同学荣获2017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称号。
▲近日,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第二届员工运动会在我校体育馆举行。
点赞师院
绕梁之音不绝于梦想天空
——访“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奖获得者宋毅
11月5日,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行,我校文学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2014级的宋毅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全国77个分赛区90多万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配音组十二强,并荣获优秀奖。此次比赛是我校播音主持专业性实践教学成果的一次成功展示,也是我校学生首次登上“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的舞台。近日,记者联系到了宋毅,听他讲述一路走来的故事,分享他成功的喜悦。
梦之所起“毅”往情深
11月21日下午,刚体测完的宋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虽有些许疲惫,但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意气勃发。访谈间,他言语风趣、举止优雅,而且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让人感到平易近人。刚进入大学时,宋毅便在文学与传播学院举办的“我把时光诵给你”朗诵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之后,他又先后斩获了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秦亲宝贝声扬天下”故事大赛二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等殊荣。宋毅的优异表现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在采访中,他对记者说道:“初二时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我声情并茂的朗读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受到激励的我便更加努力了。”宋毅肯吃苦,即使周围人都不看好他所选择的路,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能在繁忙之中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这也是他能够取得出色成绩的重要因素。
追梦的过程是艰苦的,此次在进入“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之前,宋毅经过了学校的海选、陕西省“夏青杯”朗诵大赛初赛和复赛等层层选拔,才最终登上全国比赛的舞台。由于配音和朗诵不同,配音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题材,其次,在确定的题材下找相应的作品,最后,编写故事内容,这三者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每个步骤都很重要,选择更要慎重,所以完成一次出色的配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宋毅还向记者提到在比赛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口型:“因为对于配音来说,一部好的配音作品必须能对得上口型。这需要勤奋练习和熟练掌握技巧。那段时间,我每天至少练习两个小时以上。”宋毅凭着不懈的努力和不服输的毅力,最终在全国的舞台上绽放出光芒。
《夏青进行时》是宋毅从浙江传媒学院配音作品《神奇一甲在哪里》中受到启发而进行的二次创作,这部作品改编自《欢乐好声音》、《小黄人大眼萌》、《功夫熊猫》等动画作品。在比赛过程中,宋毅同学表现突出,一人分饰十个不同角色,把配音角色刻画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叫好和各位评委老师的认可。回忆起在北京参加比赛的几天,宋毅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央视音乐厅,彩排时觉得普通无比,但当正式比赛时,灯光效果出来后,央视音乐厅显得熠熠生辉。”好的比赛环境有时的确能激发参赛者的动力和信心,使得参赛者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良师益友助梦前行
在登上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之前,宋毅的出发点是:在比赛中多认识一些在配音方面更有造诣的人,因为参加决赛的选手大多都是其他省份优秀的艺术家、播音员、主持人等。“老师们对配音有更深刻的见解,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能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学业方面也能有很大的提升。”他坦率地对记者提到这些优秀的参赛者对他的启发与帮助。
在成长的路上,偶尔能有三两智者为自己指点迷津,定会收获颇丰。由于陕西省“夏青杯”朗诵大赛的时间是在暑假前,而当宋毅得知要去参加全国总决赛已经是开学之后了。“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及时联系了雷雅老师,她对我们的作品做了技术上的指导,在声线的润色和塑造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在提及自己的伯乐雷雅老师时,宋毅言语中满含着感激,他说:“她是我大一时的专业课老师,我一有时间就去问雷雅老师一些专业知识问题,后来就聊到了配音,她给了我很多启发。”
宋毅能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佳绩,其搭档吕彦萍也功不可没,吕彦萍是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宋毅和她在“秦亲宝贝声扬天下”故事大赛中相识,由于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经常一起搭档参加节目。梦想之路是坎坷的,但这一对搭档凭着十足的默契,一路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终于实现了共同的梦,也收获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友情。当找准了人生目标之后,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步地前进,哪怕一路荆棘遍布,只要自己热爱,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那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天高海阔任梦遨游
时光如水,大学四年可能是人生最美好的四年,也是让自己积淀学识和拓宽眼界的最佳时期。在这四年中,要努力学好专业课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人一旦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日后工作发展的路上便多了块基石。访谈中,宋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总决赛配音组第一名获得者的敬佩:“第一名所表演的是电视剧《甄嬛传》的片段,她在台上一人分配了五种声线。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向她学习,因为她的声线转变的幅度和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见贤思齐焉,方能不断前进。
今年已经大四的宋毅,即将面临毕业,谈到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时,他表示想要去外面实习:“大四毕业之后,我会找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播音主持和配音我都喜欢,所以想坚持学习下去。而且我更喜欢在幕后工作,比如做一个深夜电台的主持人。”大学四年的生活快要接近尾声,宋毅回望过去的几年感慨万千,同时他也赠予学弟学妹们一番励志的留言:“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自己努力,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身处的环境并不能成为自己不成功的借口。大学期间,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大二的时候就应定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开始准备。”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尾小小的鱼,但是我们不能把所处的狭小水箱当成宽广的海域,不能让喧嚣湮没自己的声音,不能忘记心之所向。宋毅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甘于平庸的结果。他在追梦过程中的不断坚持和默默努力,值得每个追梦人学习。
梦想的征途才刚刚开始,现在的成绩只是为未来的成功做积淀。只要锲而不舍地坚持自己的选择,不放弃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定会梦想成真,花开灿烂。
(呼燃芝 郝谊宁 乔悦 路欣)
三版 综合
脚踏天山净土 守护塞外“雪莲”
——访2001届校友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副局长王能靠
一张车票,连接至遥远的新疆阿克苏;一支粉笔,书写下数年的教育故事;一腔热血,执着浇灌祖国西北的花朵。因一次偶然的机遇,王能靠与新疆阿克苏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那里扎下了根。近日,已是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副局长的王能靠校友再次回到母校,向我们讲述他在新疆那片土地上的点滴故事,以及不得不说的阿克苏。
细心打磨创教育佳绩
2001年,刚从我校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毕业的王能靠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他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三秦大地,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前往新疆阿克苏。在他看来,天山雪、昆仑玉、千里黄沙、百里绿洲,新疆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是一个真正能够锻炼人的地方,是一个能够磨砺人的意志、能更快地促使人成长的地方。他谈道,初到阿克苏市第三中学,为了让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适应新疆的环境,学校先安排他做一些文案工作。阿克苏的酷暑夏日加上枯燥无味的文案,这无疑是对耐性的极大考验。然而决定克服困难的王能靠,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各种挑战。在那段燥热难耐的日子里,王能靠感受到了来自身边同事和学生们的温暖。在那里工作的老师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大都是年轻时的援疆教师,在新疆一待就是几十年,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那片土地,这份默默奉献的精神也影响着王能靠。他也像这些老师一样,十几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岗位前沿。
刚开始,王能靠被安排代语文课,他用心备好、讲好每一节课。第一次月考他所带的班级,语文平均成绩在全年级排第四。初次代课能有如此成绩虽然值得高兴,但王能靠明白,他所带的班级与前三名的班级还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为了提高全班学生的语文成绩,他每每备课到深夜,常利用空闲时间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次的月考中,全班语文平均成绩提升到全年级第一,可即使如此,他也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再次定下目标,让自己所带的班级,不止是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他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并不断鼓励他们,与学生们共同努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成绩提上去。终于将当时所带班级平均成绩提至年级前三,更值得一提的是尖子生优秀率提高到全年级第一。
2013年,时任副校长的他,致力于治理全校的学习风气。当年高考中,该校高考成绩位于全市前三。与此同时,在与其他学校生源素质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他带领着学校全体师生,努力缩小差距,高考文科平均成绩达到406分。优秀的成绩远不止这些,王能靠在教育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他的心血也在新疆这块热土上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汲取养分做新领航者
王能靠从一名教师成长为教务副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到现在的教育局副局长。这一路走来,离不开不断实践和勇于创新。
成功的关键与否,在于是否善于学习,是否善于运用,是否善于从中创新。当时时任副校长的王能靠从杭州学习培训归来,把杭州学校的许多教学、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行政管理上“一个校领导负责一个年级”的借鉴,把学生课间跑操的做法搬到校园,教务处在管理上对智能化、专业化软件的运用等,都使得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如虎添翼,效率递升。并且使杭州市与阿克苏高级中学合力办成国内中学首家远程控制的天文台,激发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2014年,他荣获“杭州市援疆人才传帮带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同年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阿克苏地委组织部授予2014年度援疆人才传帮带“十佳”帮带对象称号;2015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文学会授予“特殊贡献”奖。在2015年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他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揭开木星神秘光环”的课题,并取得二等奖的佳绩。
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作为一名老师能够被其他同行肯定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被学生尊敬和爱戴乃是一大幸事。2012年的那次公开课,他作为试讲人,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他大胆地用“矛盾”、“冲击”等思想,引发学生思考,获得一致好评。然而就在第二天,当上海的专家讲授公开课时,课上与他所讲的内容思想不谋而合,这一下让他的名声大噪。能够让自己的同行认可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荣幸。师者,以德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他提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的才是最好的”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与学生多打交道沟通,才会更加清楚他们需要什么。他经常谈到,在与学生交流的这些年里,从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自己也收获良多。
满载星辉伴一路前行
王能靠也凭着多年的努力与勤奋,获得丰厚的成果。他多次被学校评为校级先进教师;2005年,毕业仅四年,他便成为了新疆自治区年轻的高考阅卷者;2006年,他进入北大进修历史教育专业,从而结识了更多优秀的教师,对他今后的教育生涯有着很大的帮助;2008年,他代表阿克苏地区参加自治区历史课堂优质课比赛,获得自治区二等奖;2010年,他制做的课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课件》荣获自治区一等奖;2012年,他被阿克苏人民政府授予“阿克苏市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他又被授予“阿克苏市学科带头人”和“阿克苏地区骨干教师”称号。此外,他撰写的论文《唱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荣获国家二等奖,有多篇论文在期刊杂志上发表,他还在“新疆华春杯,书写经典,传承文化”活动中获得阿克苏市教师组一等奖。
以青春岁月去拼搏付出,用青春热血来默默奉献,所得的硕果必将滋润人心。当谈及在教学中遇到的故事时,王能靠微笑着说道:“我没有想到,每逢教师节总会有几个同学给我送上贺卡,他们不是学习最好的,恰是当时我带的班级里学习不是十分好的学生,这一点让我觉得很诧异。没想到时过多年,他们还能记得我。”其实这与王能靠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据了解,他经常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天性,让其选择自己的爱好发展。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能更好地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终身受益。
惟愿未来开灿烂花朵
从毕业到现在,王能靠副局长多次返回母校,招聘优秀的母校毕业生去往新疆工作,给年轻学子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他说作为校友,每当踏进校门他都有别样的感受,看到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母校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母校越变越好,自己也是非常高兴的,母校荣,则我们荣,我们好,则母校兴。
提起母校,王能靠副局长满是幸福的回忆,经常提到了给他代课的庞士让、雷依群老师等等。同时,他谈到自己受教于这些优秀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并非只有专业知识,更多的也是优秀教育的方法。“从老师身上汲取经验,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更好地与他们相处。”他说他对当年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记忆犹新,学习到了对知识的形象讲解,这也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一代青年,一种想法,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未来,未来能有多远,未来不就在自己的脚下吗?路在四方,也在前方。” 他在谈及对于青年学生的建议时说到。就业路上,需要的是先就业再立业,不要眼高手低,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好,要刻苦勤奋。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现在的毕业生要打破惯性思维,不能以自身的才能去选取岗位,要努力把自己打磨成适合岗位的人才。同时,要把自己培养成与众不同的人才,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上。”
花开硕果,必以桃李相报。回忆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王能靠副局长满是怀念。但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希望。王能靠副局长长期工作在新疆教育的第一线,带领我校优秀师范毕业生,扎根于新疆教育,用青春与热情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才。他真心地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我们也祝愿在新疆那片土地上,王能靠副局长能够继续坚持他的教育理念,让梦想之花常开不败。
(张菁廖文科 王妍菊)
读经典之书 享人间清欢
——读白落梅《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汉语1701班 王雅楠
留几本书在窗台,在慢下来的日子里细细品读,享受安静时光里的清欢。
——题记
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在被时间追赶着的快节奏生活中,通过诵读经典书籍,为平乏的日子增添诗情画意,享受人间清欢。
淅淅沥沥的雨天是最适合捧书阅读的,留几本书在窗台,期待一份与书长长久久的心灵之约,那些从指尖划过的文字就这样配合着雨声直达内心深处。一直深爱着著名作家白落梅的作品,阅读她的文字让我真正感受到文字就像一株儒雅的兰,自顾自地生香。
白落梅,凭借着指间一支笔,写尽山水风情,岁月静好,她的文字温润如玉,温暖人心。她在《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的序言中写到:时光惊雪,旧物不言,不论多么阑珊的灯火都不及在那个旧深庭院里的简净宁和。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追念亲朋好友和童年生活,同时也刻画了当地的灵山秀水、民族风情。阅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已被带到作者的意境中,经历着作者经历的,感受着作者感受的。使我慢慢地把心沉下来,随着作者追忆童年生活。
该书共有六卷,每卷都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的诗句作为小标题,营造了一种静雅宁和的氛围,首先讲到的是作为富家小姐的外婆,选择去和外公过那种悠闲的农田生活,外婆每天晨起打扫完庭院就提篮去摘茉莉,自制茉莉酒茶,在外公与好友交谈时总能送上一坛暗香袭人的酒。对于走街串巷风餐露宿的人们,乐善好施的外婆总会殷勤留客。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描写外婆系着一素布围裙,立于灶前,做几道农家小菜,柴火烧得喜乐,伴随着煎炒之声,响彻四壁,炊烟透过黛瓦,袅于庭前。直至日暮西斜,听着故事在外婆的拍打中入睡,这段时光可能是作者最为幸福的童年生活了,所以当外婆去世时作者才会有割心裂肺的悲痛。而我在听到爷爷奶奶去世的消息时,没有嚎啕大哭,只是无法接受,童年的回忆一幕幕出现在眼前,无法退去,大悲无言。
论及父母时,作者说母亲最常去的就是她那依山傍水的菜园,每日清晨煮好饭,踏露而行,去菜园锄地拔草,中午再回来操持家务烹饪饭食。父亲祖上世代行医,经常四处走访问诊。他们一生行医卖药,夫唱妇随。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父母的勤劳能干和善良的内心,更让我感动的还是夫妻之间的那种和睦幸福,不离不弃,只有这样才会创造一个不散不倒的家,才会有不间断的温暖与快乐。
老宅旧屋,黛瓦青砖,雕花庭院,故庄被经年的烟火和尘埃熏染的只有老旧的黑,这是作者居住的地方,在我眼中这不是破旧与不堪,而是温情与回忆。她自己也说人世风光无际,长亭短亭,无论走的多远,老屋和亲人都在回乡的路上,等候她的归来,而我也渴望着能有一双期盼的目光在等着我,那条回家的路,始终不会荒芜。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读完后我无法抑制地想去写点什么。白落梅的作品被读者盛赞“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在她所有作品中,此书给我的感受最深刻,让我的思绪随着阅读飘回我的童年。我的家也是一座院落,有着和作者家乡一样的砖瓦,一样的韵味。它坐落在巷子的尽头,每次站在巷口时,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与激动,想要快点在转角处看到令我魂牵梦绕的家,幼时在院落里幸福奔跑的画面便浮现出来。可是随着家中两位老人的去世,老屋就空了,我的心也空了,后来当我再次进入庭院,院子里长满了草,从岁月深处吹来的风,拂过面,拂过心,好像在告诉我:她也经常思念过去。
当看到作者心中饱有深情与不舍的时候,颇有感触,我们都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有着独特的情愫,老屋本身和在院中度过的那些时光都成为我们的挚爱。若无老屋,我们的思念将无处安放,灵魂都将浪迹天涯吧?读完这本书,我切实感受到了白落梅笔下的世间美景和深情岁月,喜欢她那一个人的细水长流,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书是黑暗夜幕的明月,照映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书是久逢干涸的大雨,涤荡着世间的污秽肮脏;书是远古走来的智者,与后人进行着内心与灵魂的交流。唯有读书能够使人宁静,使人厚重,因为书里有森林,书里有清流,书里有故乡,书里有感情,有我们想要的一切。
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书。日为朝,月为暮,书为朝朝暮暮。
——后记
教育部2017年军事课巡回授课团来我校授课
本报讯11月11日,教育部2017年军事课巡回授课团来我校授课,在1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专题讲座。讲座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刘伟主持。
巡回授课团专家由来自装甲兵技术学院学生军训教研室的李贵河主任、张向忠教员、仲玉梅教员等组成。仲教员从“为什么要强军、强什么样的军、怎样强军”三个方面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讲座;张教员从“高技术战争、我军装备建设成就、我军武器装备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作了题为《高技术战争与我军装备建设成就》的讲座。两位专家的讲座结合大量的事例和图片,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剖析,对我国的军事实力、军事装备建设成就和国际及周边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讲解。专家们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两位专家的讲座,大家基本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和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增强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牢记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立足实际,奋发读书,为实现强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朱建勇、各二级学院2017级新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听取了讲座。
(学生工作处 供稿)
优秀校友风采
韩望
韩望,1970年2月出生,陕西省咸阳市人,1992年7月毕业于我校地理系。先后担任周陵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12年起担任陕西咸阳中学校长。
韩望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他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的办学理念,突出 “文化引领人,制度规范人,事业感召人,成就激励人”的管理特点。创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四自教育”模式。实施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办法:创新课程模式,开设了“五大体系四大类别”的校本课程;细化了“十项教学制度”;建构了“五大质量协作体”;建立了电子教学、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备考资料、学科文化等公共教学资源库;打造了“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团队;构建为学生“生活、心理、学习、发展”服务的“四大服务体系”;建设浓郁的校园文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开拓校际间的国际交流。他带领陕西咸阳中学跨进“陕西省省级示范化高中”的行列。
他主持省级以上研究课题2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切实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的举措》获一等奖。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被评为咸阳市“十佳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等。
目前,他正引领陕西咸阳中学走向“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国际化”的三秦名校。
万玺
万玺,男,陕西三原人,1976年12月出生,1998年7月毕业于我校中文系。现为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英国女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研究员,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专业研究员,重庆市社科专家,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全国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特邀专家和课堂内外少年科学院特约顾问。科研研究领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管理、绿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兴趣为信息化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留学生管理学课程的双语及全英文授课研究等方面。
曾出访英国、德国、荷兰、爱尔兰、法国等14国,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欧盟、中英创业合作等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教育部、重庆市等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专著4部,出版DVD企业讲座视频1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批示1次。主持教育部产学综合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以及重庆市、学校等20余项教改研究课题。指导文管类专业学生以绿色生态主题调研获得十四届挑战杯重庆赛区特等奖,个人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2016年荣获“首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唯一创新奖(冠军)。教学方面的成果被新华网、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主持开发的《企业绿色管理》MOOC被重庆市直接推荐为国家级精品在线MOOC课程,成功入选超星尔雅通识课,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在内的42所高校学生在线学习该课程。
我校举办优秀校友报告会
本报讯11月27日,应我校邀请,我校198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陕西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李东涛为学生作了题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的报告。
会前,校党委副书记李宗领会见了李东涛,对李东涛校友回母校作报告表示欢迎,并对他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李东涛回顾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并向母校和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对学校的教风和学风给予赞扬。双方还就今后如何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就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上,李东涛校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从“我与母校的故事”“象牙塔外的世界”“厚积才能薄发”等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求学和工作的经验,给同学们指明了现阶段该做的准备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大家深受鼓舞和启发。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锐对李东涛校友回母校作报告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报告会能够有所收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奋斗。
校友会秘书长张高科,外国语学院院长黄永亮及部分二级学院学生代表共6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校友会 外国语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