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际交流学院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学术论坛。此次论坛以“汉语、文学、文化要素和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方法研究”为主题。
论坛开幕式由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高科主持。学院院长王长顺教授致开幕词。他讲到,举办大学生学术论坛目的在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进一步形成“学年论文—学术论坛—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他指出,大学生学术论坛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教学实践和创新训练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积极参与,获得锻炼,不断提高。
经过充分准备,在全体教师精心指导下,国际交流学院学生共向论坛提交学术论文40余篇,内容有留学生词汇、语言、文化教学分析,有对外汉语教学法探讨,有地方文化特色阐释和归纳,有文学作品评论,有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等,涉及语言学、文学、文化学、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等方面。经过评选,共评出第二届大学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7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2篇,并编印成册。
论坛大会上,国际交流学院党政领导、与会教师向被评为优秀论文的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获得一等奖的论文作者陈述了自己论文的主要内容,就论文涉及的相关问题与师生讨论。王进芳博士进行了现场点评。
国际交流学院从去年开始举办大学生学术论坛,每年一届。学术论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对激励学生扎实学习专业基础、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交流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工作。
(国际交流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