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应邀作客我校“师院大讲堂”,为5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术报告。党委副书记王国良主持报告会。
党委副书记王国良主持报告会
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前,项贤明教授与我校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座谈,就教育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面对“为什么我国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界难以面对的尴尬,项贤明教授并未在讲座伊始就予以解答,而是从世界自然科学思想中人类对宇宙到人自身认识变化为切入点,指出混沌理论、蝴蝶效应等理论的提出动摇了传统秩序信念。理性主义传统信念支撑下学校教育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熊彼特创新理论和“创新人才即财富”等口号日益为人们所认可,在此背景下,教育创新呼声日高,对世间最复杂的存在物——人的主体性关注使人类思想认识发生质的飞跃,“能动性使人的发展成为最复杂的变化”的认识使创新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
项教授在对“我们是如何丢失创造力的?”根源剖析中,指出现在对中国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他列举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比较中外教育模式,指出国外中小学的多元课程设置、综合作业和扩展阅读的设计、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学生众多的动手机会、教室的空间布局及国家的文化包容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我国的教育模式在学生的质疑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应该从课程设置、考试答案的多元化以及文化背景的熏陶等多方面多角度来发现问题,特别是要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生活和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项贤明教授得出结论:“我们要重新理解‘教育’,知识的获得过程其实从来都是充满创造性的,教育不是一部分人改造一部分人,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让渡出创造的空间。”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项贤明教授对中国教育问题深入浅出的剖析彰显出新颖而深刻的思想,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又使师生在笑声中思索与发现,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拓展了教育理论视野,让师生重新思考中国教育。
在讲座结束后,王国良副书记对项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深邃的教育思想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我校师生的治学研究、学习生活提出了期望。他指出,项教授的报告发人深省、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项教授从国际化的新视角出发,利用大量鲜活的事例,丰富详实的科学史与教育史材料,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尝试性地寻觅破解“钱学森之问”之策,全面介绍了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教育模式所存在的抑制人才创造力的因素作了诊断、剖析和审视,大胆提出培养杰出的创新性人才,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刻变革的设想。项教授精道独特的见解、高深渊博的专业背景、敏锐活跃的思维、强烈的问题意识、风趣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信息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对于我校人才培养工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希望各位教师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知未来的精神;希望同学们潜下心来、珍惜时光、刻苦钻研、静心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权威,发掘潜能,塑造自我,勇于探索,追寻知识的前沿,既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让创新之花盛开、创造之树长青,把自己锤炼成为一个对社会、人民有益的可造之才、有用之才,服务国家、为民请命,努力实现“中国梦”。
本次讲座是“长安讲坛”系列精品报告在我校“师院大讲堂”举行的专场讲座,也是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系列学术报告第九次讲座,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科技处、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承办。
项贤明,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担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主编、《比较教育》杂志编委等职务,曾多次出访国外,并在世界知名院校讲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担任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育学原理》重点教材第一首席专家。承担多项国家和教育部项目。
【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