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enming.cn/sbhr_pd/zghrb/201510yuehr.shtml#zrwl
【中国好人榜•陕西】
康全清,男,195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陕北靖边县人,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副院长、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他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
康全清教授作为“新三届”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72年以优异的成绩录入西安医科大学。参加工作后,他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一干就是40年。他始终把患者的健康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耳鼻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许多疑难危重患者得以及时救治。2014年10月,康全清教授被新城区委宣传部、新城区文明办授予新城区“凡人善举·美德之星”荣誉称号(敬业奉献类)。并被新城区文明办推选为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候选人。
在康全清教授的诊室外,经常看到一些患者愁眉苦脸进去,笑容满面地出来。在其它医院被诊断为“绝症”的疾病,经过康教授的详细介绍,患者渐渐明白了发病原理、治疗方法等信息,使众多患者对疾病不再恐惧,而积极地配合诊治。康教授的门诊每年接诊病人4000多例次,是许多同级医生门诊量的2倍左右,每天还不到上班时间,康教授就赶到病房先看一遍病人;下班后不管多晚,他都要再把病人看一遍才走;逢年过节,人们总能在病房看到康教授的身影。每次开会或外地出差回来,康教授不顾旅途疲劳,总是先到病房查看病人、了解病情,有时人在外地,还经常打电话询问病人情况。查房时,遇到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康教授总是用手护着病人的头,以免躺下时头磕到床头。有些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身体异味难闻,陪床的人都不愿有太多肢体接触,但康教授却像对待亲人一样,从不避讳,尽职尽责。正是他这种无私忘我和一切为病人着想的精神,使他在业内同行和患者当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总是看完最后一个患者再下班 他是同事眼中的“慢性子”
在同事们眼里,康全清教授是个十足的“慢性子”,哪怕已经下班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给每位患者做好诊治。“没关系,你赶紧去取检查报告,我在这里等你”,这是康教授对患者常说的一句话。有时已经到下班吃饭的时间,康教授的诊室和办公室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候诊疗、咨询,无论家里人等待再久,他都会对每个患者耐心地解答。遇手术日,经常是刚下手术回到办公室想休息一下,看到等待的患者拿着CT检查的片子,就赶紧又给这些慕名而来的患者免费咨询做病情分析。对有困难和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康教授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采用最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对外省、市前来就诊的患者,为了节省他们的住宿费用,康教授总是想尽办法安排他们提前接受检查和治疗,让患者早确诊、早治疗、早回家。
三、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他是众多患者的救命恩人
有个来自陕南安康的中学生患者,患有纤维血管瘤,已经是第三次做手术,在恢复期失血量比较大,需要输血,孩子的父亲因交不起输血费而万分焦急,如果当天不输血,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病情反复又要多住院至少一周,又要多花费,当康教授得知患者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机都卖了还是没有凑够医疗费时,康教授就把当天科里发给他的劳务奖金全部捐给了这对父子,用于孩子输血救命。前几天,康教授电话随访了这个曾经救治过的患者,这个孩子现在都上大学了,恢复的挺好,他也放心了。曾有一个患者治疗期间因没有钱继续治疗想偷偷出院,康教授知道后,亲自做病人的工作,并积极协调,为患者减免部分费用。临出院,康教授担心患者回家后因为没钱不再继续坚持治疗,就自掏腰包给了病人一些钱。
80年代,有个患者经过康全清教授手术治疗后,病情有很大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为表达感谢给康教授20元,康教授贴上邮费把钱给患者退寄回去,这些邮寄的票据至今还在。从甘肃、青海、陕南、铜川等地慕名而来的许多病情危重的患者,经康教授精心诊治后痊愈,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送上红包扭头就走,康教授通过缴住院费的方式或通过患者的熟人朋友转交,如数退还。
四、坚持回访救治过的患者 他是患者眼中的家庭医生
在康全清教授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从医以来治疗过的很多患者的病情和联系方式,他们有的已经和疾病抗争了二三十年。康教授经常对这些老病号做些电话回访,叮嘱患者按时吃药定期复查,有时还和他们拉家常、讲故事鼓励他们。康教授主动把电话号码留给患者,大半夜、周末、休假时间接听患者电话咨询,甚至紧急回到医院为急重症患者手术治疗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在吃饭、休息时,也有外地患者打来电话咨询,康教授都一一给予耐心地解答。
五、能不做手术尽量不做手术,他是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员
康全清教授特别注重与方言比较浓厚患者的沟通,他甚至时常让患者用笔把症状写下来沟通,许多患者一个问题反反复复问十几遍,他都不厌其烦地为每位患者耐心解答。很多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被告知需要做手术,康教授根据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用药物治疗能代替手术的,坚决不做手术,给患者减少了创伤,节约了费用。
康教授每次门诊每遇到挂不上号但来到他门诊的患者,康教授都尽量给加号,他说有些是年老体弱患者,来一趟不容易,有些是看了很多家医院,没有诊断清楚,需要一个确切地诊断,自己积累了40年的临床经验,有责任把这些奉献出去,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讲解治疗方式。
六、刻苦钻研提高诊治水平 他是鼾症治疗探索路上的引路人
康全清教授努力钻研技术,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为“呼吸暂停症”(打呼噜)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攻克了因鼾症导致的“睡一觉就死亡”、“睡一觉就成了植物人”这一难关,成为国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位全国知名专家。目前,对于鼾症的手术治疗,不切气管,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在国内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七、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他是气管异物患儿的生命健康守护神
耳鼻喉科遇到的气管异物患者比较多,对这种突发的、危及生命的患者救治,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一直以来也是难题。经常遇到有些患者当医生给紧急处理完气管异物后就偷偷溜走,治疗费、药费就不得不由科室和个人垫付,为此科室和个人都经历过被医院罚款、被患者误解的遭遇。曾经有个老大妈抱着气管被异物堵塞的小孙子前来西安交大二院耳鼻喉科就诊,孩子送来时,呼吸基本上处于停止状态,老大妈又哭又闹又骂医生,经医生全力抢救,孩子苏醒了,这位老大妈又觉得对收费有意见,经过耐心解释此事才平息,最后由骂人转变为感谢。一位鼻腔肿瘤患者手术做完后,感觉鼻子干,很气愤,打骂医生,后期这位患者得知遇到同样的患者做完手术后半年后就死亡,而自己手术后竟然活了32年,这个患者后来越来越觉得自己错怪了医生,每年来医院复查都非常愧疚当年对医生的误解和伤害。等等,在康全清教授看来,患者本身心理、病理上都有些问题,作为医生更应该给他们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八、不容许出现丝毫马虎 他是学生眼中的“严师”
康全清教授不仅承担着医学硕士生的培养工作,还经常走访基层医院,帮助和指导兄弟及下级医院解决疑难问题、开展工作,足迹遍布三秦大地。康教授在研究生的培养上以从严要求著称,不容许出现丝毫马虎,他经常教育学生,治大病,治小病,都要从细节出发,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因为任何疏忽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及以身作则,他所带的医学生均以优异成绩毕业,都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康教授最近几年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积累的医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救治更多的患者。
康教授对他的学生和下级医生非常严格,从细节方面为患者负责,术前仔细准备,术中力争一次性做好,减少复发,减少患者花费。一些患者术后的当天晚上他还要去病房看一看,节假日都会对重症、手术患者查看,确保他们安全。
康全清教授经常参加医院组织的对口支援基层医院义诊、会诊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层进行手术指导,从疑难重症会诊、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操作演示、愈后结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完整地指导,这样对基层帮助很大,一方面,基层医院就能开展这类手术,第二方面为基层医院带去了经验,对于当地患者来说就地得益。
九、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他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
康全清教授“大医精诚”的精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有的患者曾送来牌匾表示感谢。面对这一切,康教授说他只是尽了医生的职责,是病人给了他更多的感动,激励他一路走下去。从面对病人的微笑、从听诊前自己捂热的听诊器、从为病人查体先搓热手等这些点滴小事,让我们感受到康教授对医学精益求精和对病人无限关爱的内心世界。
四十年来,康全清教授在平凡的工作中脚踏实地的为病人解除病痛,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大医精诚”的道德价值,以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呵护生命,一心一意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2014年10月,康全清教授被新城区委宣传部、新城区文明办授予新城区“凡人善举·美德之星”荣誉称号。
柯善凤,女,1942年8月生,石泉县城关镇北街社区居民。
遭遇家庭突然的巨变,她微笑以对;面对生活残酷的考验,她任劳任怨。她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担受着不普通的家庭责任,她已年逾古稀,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为了家庭,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照料着瘫痪不起的儿媳。她就是柯善凤——邻里公认的“好婆婆”。
柯善凤今年71岁,老伴退休,她当“婆婆”的经历是从31年前开始的。1992年,柯善凤的儿子朱小军和袁国琴结婚了,眼见儿子勤劳踏实,儿媳漂亮能干,虽然日子过得简朴,但一家人齐心协心,倒也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美满的日子过了十年,2003年开始,袁国琴开始双手麻木、口齿不清,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省、市、县里的医院不知跑了多少趟,药也不知吃了几麻袋下去,不仅不见好转,反而逐渐发展到全身瘫痪,卧床不起,再后来,连话也说不出、头也抬不起来了。
1米65的袁国琴,曾经是小有名气的“俏媳妇”,120斤的健康躯体,如今被病痛消磨得只剩下了60多斤,完全变了个人。媳妇的病至今仍查不到病因,因为常年不能活动,神经和肌肉不断萎缩,四肢干瘦得像柴禾棒,苍白的皮肤下只见突起的骨头和根根青筋。
刚看到希望的家庭陡逢巨变,生活开销和医药费用骤增之下,全家人仅靠柯善凤老伴每月1千多元退休工资维持,立时捉襟见肘,日渐拮据。儿子朱小军为了给媳妇筹集医药费,常年在县内外打零工,照顾儿媳的重担就落在了年迈的柯善凤身上。她一边照管儿媳生活起居,带儿媳求医,一边还要照顾老伴和孙子。
每天早晨,柯善凤先给儿媳端大小便,穿好里外的衣服,给她洗脸、梳头,扶她起来靠在床头,调好儿媳爱看的电视频道,然后就去买菜、做早点。儿媳的咀嚼肌已经退化,只能吃稀糊软烂的食物,为了节约开支给儿媳补充营养,她总是自己吃青菜白饭,将肉、鸡蛋剁碎蒸熟,煲成营养粥喂媳妇吃。儿媳颈部没有力量,每一勺她都要先把儿媳的头先抬起来扶正,再喂到嘴里,有时还要帮她活动下颌,等媳妇吞咽下去,再喂第二勺。一碗饭常常要吃一两个小时,每一次口水和食物都会弄得柯善凤满身都是,而她从无怨言。
晚上,柯善凤料理完一天的要给儿媳洗脸洗脚,擦洗身子,帮她按摩,给她讲故事、说笑话,换好床单被褥,等一切都安顿好了,才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一下。
照料瘫痪的病人,洗、晒被褥是三天两头要干的事,对瘦弱的柯善凤来说,这是件费劲的力气活。去年冬天,为了给儿媳晒被子,柯善凤滑倒了,当邻居把她从冰冷的地上扶起来,才发现已经摔断了右手腕。为了这件事,儿子朱小军自责内疚,跪在母亲面前泪流不止:“妈啊,为了儿子,为了我们这个家,您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兄弟姐妹们交代啊!”。而她只是摇摇头,打着石膏和绷带,和老伴一起继续每天给儿媳做饭、喂饭。
在传统观念里,儿媳孝敬公婆是理所应当,但是婆婆伺候儿媳却是十分难得。儿媳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可是心里却比谁都明白,一次,媳妇艰难地吞下婆婆喂的饭,吃着吃着,眼睛就红了,哭着喊出一个简单的音节,柯善凤楞了好久,才听出来,那是一声:“妈!”
听到这声呼喊,柯善凤老泪纵横,颤抖着抱住媳妇说道,“不要怕,有妈妈在,妈妈陪着你!”
她说“媳妇嫁到我家来,是缘分,我们是一家人,就一定要相扶相守。”这样艰难琐碎、清贫扶持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柯善凤默默忍受着家庭带来的一切。生活的苦难使得这份情感愈显宝贵,儿媳从她身上看到了战胜病魔的力量,周围邻居们也受到她的精神感染,经常主动前来关心和支持她们一家。
由于照料得当,10多年来,袁国琴的身上从未生过褥疮,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住的房间里虽然狭小简陋,却没有一丝异味。这就是柯善凤,她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中国妇女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她的真诚善良,诠释着怎样维护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和谐健康。
(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