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成 周华丽
- 创业教育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内涵与特色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
- 大学生创业的突出特点是更为强调创新或创造。
- 理解“创业教育”应从“创业”与“教育”二者关系上探寻其本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目前国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高校创业教育在该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均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与特色发展问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创业教育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内涵与特色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探讨和明晰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引导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内涵与特色发展,更好地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创造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要探究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理念,首先要探究这一概念的内涵。
1.大学生创业的内涵
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的内涵,是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前提。关于“创业”,学术界相关定义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创新性行为”,“创立事业、职业”,“创办企业”。
大学生创业的突出特点是更为强调创新或创造。因而,大学生创业应当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基于生存且具有创新因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包括创造新技术、创造新企业、创造新市场。创造新技术,即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创造新企业,即运用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创造新市场,即在市场中寻找科技创新的源泉。
2.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学术界也有很多论述,也可概括为三个层面:即“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理解“创业教育”应从“创业”与“教育”两个概念出发,在二者关系上探寻其本质。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完成了基础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要直接走向社会谋生或创业。因而,人的创造天性反映到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上既表现为开创性,又表现为创业素质,还表现为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是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专业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因而,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综合运用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各种教育资源,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基础上,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天性,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开创精神、具备创业技能的人才的素质教育活动。
3.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学者有不同界定。本文将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由中国大陆地方政府主办和管辖的、非211工程、985工程中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这类院校一般具有地方性、大众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业教育具有独特内涵,即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各种教育资源,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基础上,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天性,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开创精神、具备创业技能、根植地方的应用型创造人才的素质教育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对象更具普适性,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来自高校所在区域,就业是其主要的求学目标之一;其次要面向特定群体学生,即大众化生源群体中创业意识和动机相对强的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更具地域性,能充分反映地域文化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业教育目标更具适用性,注重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型创造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使命
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需先了解其大学使命,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办学特点来看,其大学使命应当是“崇尚学以致用、立足服务乡邦、促进教育公平”。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基础素质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这种应用型人才大多毕业后会从事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对一线和基础性的工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生力量,数量大,覆盖面广,服务面向几乎遍及区域所有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因此,可以说,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有效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基础素质,某种程度上对区域社会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根本性影响。而创业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融创新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模式”,首先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创业教育中充分关照全体学生基础性强、社会覆盖面大的特点,面向区域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培养其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基础素质,就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基础使命。
2.面向特定学生,提供专门化、系统化的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本质上是激发人创造天性的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除应完成培养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基础素质的基础使命外,还应面向具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潜质的特定学生群体,提供专门的、系统化的创业课程,帮助这些学生系统深入学习和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熟悉与创业相关的国家、区域管理政策与制度,理解和把握相关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掌握能够支持学生成功创业的相关技巧、方法、流程与关键业务等等,开发和提供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学生创业需求的创业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创业环境中,进行创业的实际探索与演练,甚至帮助和促成有条件的部分学生真实实现创业,完成创业的实体化和市场化,从而培养出能适应乃至引领区域发展的应用型创造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3.面向区域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本科院校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更是区域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为区域创新提供科技人力支撑、知识生产支撑、技术转移支撑和科技平台支撑。积极参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创业型大学,是发达国家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地方本科院校依托所在区域办学、生源主要来自本区域、培养人才主要在区域就业、科研和文化创新主要为区域发展服务等特性,决定了它在创业教育方面,能为区域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创造性人才、创新型产品和科技型企业,为区域广大的未来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准备教育,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系统的针对性的创业实战支持,为区域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区域的行业企业提供创新的技术或产品服务,为所在区域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供创业研究成果支持和政策咨询,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前瞻使命。
地方本科院校“融合式”创业教育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融合式”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聚焦应用型创造人才培养,有效实现学校发展与区域发展紧密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面向应用情境的跨学科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是实现学校与区域发展紧密融合。区域发展是学校创业教育的背景和舞台,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不能满足于在校园中开设传授创业知识为主的创业教育课程,不能满足于课程授课式和知识传授式的创业教育,而应自觉把脉高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髓、趋势和需求,在创业教育中吸纳区域发展的特色需求,创新性地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进而实现和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二是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作为素质教育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而不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体系。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应与学校的专业教育紧密融合,既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方法和能力培养,也重视学生未来在所在区域就业或创业,实现社会化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将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培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集成。
三是实现面向应用情境的跨学科融合。创业者要面对和解决的是真实的、综合的实践问题,特别是在产业发展高度融合、跨界普遍的当今时代,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必须突破习惯的学科系统化教育模式,改变以知识脉络为划分标准的学科思维方式,而代之以重视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真实需求的“问题—生活”教育模式,引入和构建基于真实或模拟仿真问题的应用情境,在分析、认识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方法,实现跨学科内容方法的有机融合,实现课堂教学、模拟演练、创造实践等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融合。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该模式,应重视如下三点:一是要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多元主体协同运行的管理机制。“融合式”创业教育主体突破了高校校园界限,在其设计、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均有高校教师、管理者、学生、社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多元主体参与,必须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运行管理体系,有效协调多方资源和意愿、行动,保障创业教育有效实施。二是建立“问题—生活”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合式”创业教育模式突破了高校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当构建面向大学生未来生活和职场情境的、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实践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即“问题—生活”模式,开展跨学术群体、跨越校园和企业界限的新型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更有效培养应用型创造人才。三是建立教育与行业标准衔接的评价方法。“融合式”创业教育模式突破了校园教育环境,进入社会和行业企业场域,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管理必然要引入行业标准,实现教育标准与行业标准有机衔接。教育与行业标准相融合的评价方法,对融合式创业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诊断、反馈、指导和完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杜才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1(10).
5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转载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20半月刊)